第237章 亡國之君37(第4/6頁)

村民們談話時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南流景和姚盛安都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姚盛安道:“看來你在晴水村做的事情,可不僅僅只是開了一間免費私塾。”

南流景也笑了笑,並不居功:“我只是開了個口而已,跑上跑下幫忙的人是李二哥。”

村長就在人群後面,聽到消息後立刻就沖到了村口。當他看清南流景的容貌後,他臉上露出歡喜之色:“陛……貴人,真的是您。”

與那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們不同,村長早已從楊鎮那裏得知了南流景的真實身份。

南流景神情溫和:“幾年過去,村長的精神頭更足了。”

“都是托了貴人的福。”村長又是激動又是榮幸,站在南流景身邊頗有些手足無措。

南流景打過招呼,問村長有沒有空帶他們在村裏逛逛。

“有空,非常有空。”村長連連點頭,將手裏的農具交給其他村民,讓其他村民幫他帶回去放著,他走在前面給南流景和姚盛安領路。

南流景向村長打聽起晴水村的具體情況,村長都事無巨細一一道來。

村長還額外感謝道:“多謝貴人開恩,我兒子還有村裏的很多人才能從北邊戰場退下來。”

前些年,為了填補兵源,朝廷在京城周邊強制征走了很多士兵。

這些士兵到了北地後,就和家裏人徹底失去了聯系,家裏人連他們到底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南流景知道這個情況後,就幫忙聯系了一番。

今年,不少強制征走的士兵都被允許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

村長的大兒子也是其中一員。

而且最讓他們高興的是,他們解甲歸田的時候,還領到了一份數額可觀的津貼。有了這份津貼,他們之後的生活也能更加寬裕一些。

村長很清楚,這都是眼前這位青年的仁德。

對於村長的感激,南流景並不居功:“我只是將一些錯誤的朝政重新糾正罷了。”

至於那些津貼,是他力所能及的補償。

其實那些津貼並不能完全彌補他們受到的傷害,但他們對此已經感激涕零。

南流景還提出要去柿子林看一看。

幾年時間過去,那片柿子林長得越來越好了,村長道:“為了方便運送柿子,我們才修了村口那段路,往黃泥地上鋪了碎石子。”

村長還給南流景說了另一件事情:“附近不少村子都學著我們村子,開墾出荒地種植柿子林。他們還請我大孫子去傳授經驗了。”

南流景微微一愣。

他的記憶力素來很好,更何況他與村長的大孫子有過幾次接觸,就更有印象了:“那孩子是叫楊鐵吧?”

村長驚道:“貴人還記得那臭小子?”

南流景點頭:“我當時說了,我會記住他的。還有他妹妹楊樂,我也記得。”

村長臉上的笑是壓也壓不住:“要是讓他們知道了,他們一定會激動得半夜睡不著。楊鐵那孩子去了私塾之後,字沒學幾個,有空就總往柿子地跑,親自去伺弄這些柿子地。這不,跑得多了,他就伺弄出經驗了,我們村裏沒有比他更會種柿子樹的。”

南流景唇角微彎:“我記得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說過年才能吃到半個黃金餅,現在他這麽厲害了,應該有足夠的黃金餅吃了吧?”

“那是當然,咱們村虧了誰的柿子,都不能虧了那孩子的。”

既然提到了楊樂,南流景也就順便打聽了下楊樂的情況。

得知楊樂在學醫後,南流景有些詫異。

這個時代,基本沒有女子行醫,醫術都是師傳徒、父傳子。也就是免費私塾有開設醫術課程,楊樂才能學到相關知識。

恰好她在這方面還很有天賦,於是進步就非常迅速了。

“她現在也能給人治些小毛病了。平時村裏人有什麽頭疼發熱的,都會找她看一看瞧一瞧。就連縣城裏的女眷有時都會派人來請她過府看病。”

“很厲害。”南流景誇道。

村長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很顯然,誇獎他的孫子孫女比誇獎他更讓他來得高興。

隨後,村長還帶著南流景他們去了私塾。

幾年下來,私塾的規模愈發大了,村民們都知道讓自家孩子來讀私塾的好處,所以也都願意將孩子送來私塾。

一來私塾是免費的,二來有楊樂這個現成的例子擺在那裏,所以私塾裏的女孩子數量肉眼可見地增多了。

移風易俗並非一時之功,想要改變千年來女子的處境不是易事,現在這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進步。

南流景願意為這些女子開一道口子,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天下不僅會出現第一個女大夫,還會出現第一個女學子,第一位女士兵,第一位女官,第一位女將軍……

而且,不會只有第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