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媽媽我撿垃圾養你啊16

這段時間來, 江泛月的生活非常規律。

每天早上,她和二妞一塊兒騎自行車去上學。

到了學校,與班上同學井水不犯河水, 互相當對方不存在。

上課認真聽講, 中午保持一個小時左右的閱讀,放學前寫完當天的課後習題,然後與二妞一塊兒騎自行車回家。

吃完晚飯,洗完澡,伏在書桌前寫到晚上十點, 擱筆睡覺。

到了周末,她也不是把時間都花在寫作上,而是去工廠看看新生產的玩具、觀察花盆裏的格桑花種子、給姚蕊蕊和姚苗苗講故事……

所以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江泛月才寫完《許願鏡》。

整整五萬字,都是她一筆一筆,字跡工整寫出來的。

姚容依舊是江泛月的第一個讀者。

冬日午後, 陽光微醺, 姚容坐在風鈴下,手邊泡著一壺茶, 慢悠悠翻看著江泛月的故事。

系統也虛擬出一壺茶,陪著姚容一塊兒閱讀。

讀著讀著, 它將枯燥的系統空間幻化成了春意盎然的模樣, 又在隨後不久,將春化作了瀟瀟秋雨。

萬丈森林拔地而起, 猛獸與蜂蝶同時出現。

直到姚容合上《許願鏡》最後一頁, 系統才“叮”地一聲, 抹掉所有幻象。

【好有生命力的文字】系統感慨,抱著茶杯喝了一口茶, 【我剛剛都忍不住消耗了點能量,把我從字裏行間讀到的風景幻化出來】

姚容贊同道:“確實很有靈氣。”

五天後,常晉出版社,肖建國合上筆記本,同樣發出感嘆:“在技巧方面,作者還存在很多不足。但這股渾然天成的靈性,足以彌補任何缺陷。”

呂君浩已經從一名實習編輯轉正了。

肖建國作為出版社的資深編輯,《童話月刊》這份新報紙由他一手創辦,但他一個人是肯定忙不過來的,所以呂君浩也被調了過來,繼續給肖建國打下手。

聽到肖建國的話,呂君浩笑道:“我也很喜歡這本書。”

肖建國用食指推了推眼鏡:“這本書分為六個小故事,我打算每期報紙刊登兩個小故事,一共連載三期。”

呂君浩連忙記下來。

肖建國想了想,又補充了一點:“給這個小作家回信時,你跟她說,如果以後她還想寫中長篇故事,可以先寫好開頭寄過來。要是故事合適,可以一邊在報紙上連載,一邊繼續往下創作。”

但很快,肖建國又改變了主意:“算了,我親自給她回信吧。”

《童話月刊》沒有固定供稿作者,第一期的文章幾乎都是出版社編輯們貢獻的。

這個叫江泛月的小作家,要是好好培養,應該能多給《童話月刊》提供稿子。

所以肖建國在回信時,除了談及正事,還以讀者的身份給江泛月提出不少改進意見。

很快,江泛月收到了回信。

捏住信封那一刻,江泛月就知道,自己過稿了。

要是被退稿的話,裝著筆記本的信封肯定不會這麽薄。

拆開信封,江泛月看到了一張七百塊錢面額的匯款單。

雖然知道要是過稿,憑著《許願鏡》的字數,她的稿費肯定不會低到哪裏去,但當她真的看到這個數據,江泛月的心口還是砰砰直跳。

按理來說,《大樹爺爺》短短一千字得了二十塊錢稿費,《許願鏡》五萬字只得了七百塊錢稿費,乍一算好像千字降低了許多,實則不然。

短篇故事的價格肯定會比中長篇故事略高一些。

新人作者能拿到的千字通常在十到十五塊錢之間,出版社給《許願鏡》開出了千字十四的價格,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至少江泛月很滿意了。

她妥善保管好匯款單,展開書信。

看著信上提出的那些修改意見,江泛月如獲至寶,只覺得這比七百塊錢稿費更讓她驚喜。

與此同時,姚容正在市裏。

工廠每天可以批量生產出四十個玩具,所以每隔五天,姚容都會親自把做好的兩百個玩具送到市裏,交給趙棕,再由趙棕把這些玩具運往其他店鋪。

交接完貨物,趙棕道:“姚姐,有兩家店跟我打過招呼,說是想要多進一些貨物去賣,你看我們要不要再多招些員工做玩具。”

姚容仔細詢問了下情況,又聽趙棕拍著胸口保證道:“我這邊還有些門路,就算玩具的數量再翻一倍,也能夠全部賣出去。”

姚容抿唇笑了下:“我當然相信你的能力。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選你來幫忙。”

趙棕聽得心裏熱乎,只是下一秒,姚容話鋒便轉:“但短時間內,工廠不適合擴招。”

趙棕露出不解之色。

他這人機靈,能做事兒,卻因為閱歷不夠,只能看到當下的利潤,缺乏對長遠的考慮。

姚容坐在板凳上,攤開來教導他:“工廠從成立到現在,是不是才過去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