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媽媽我撿垃圾養你啊5

這個時代的北方農村學生是沒有暑假的, 他們有的假期是寒假、麥假和秋假,後面兩個假期主要是為了方便農村學生們在農忙時節幫家裏人幹活。

最近恰好到了時間最長的秋假。

一大清早,江泛月躺在床上補覺, 姚容就起來忙活了。

她今天要做魯班鎖。

這種玩具也被稱為孔明鎖, 原理是在不使用任何釘子的情況下,保證每塊木料的凹凸結構能巧妙貼合起來,最終形成一個穩定的造型。其實采用的也就是古代建築中最常用到的榫卯結構。

別人做魯班鎖,也許還需要提前畫出設計圖,再按照設計圖來切割木料, 但姚容完全省略了這個步驟,直接在腦海裏簡單構思一番,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切割。

這無疑縮短了大量時間。

在江泛月睡醒之前,姚容完成了第一個魯班鎖。

她用最精細的刻刀,在最顯眼的木料上刻下一行字,這才將它拼接成型, 放到了江泛月枕頭邊。

半個小時後, 江泛月迷迷糊糊睜開了眼睛。

她一只手揉著眼睛,另一只手想支起身體, 卻正好碰到了魯班鎖。

眼底的睡意一下子就消散了,江泛月匆匆坐起來, 捧著魯班鎖放到近前。

——贈月月。1991.09.12

這行字在第一時間落入江泛月眼裏。

江泛月風風火火跳下床, 用最短時間洗完漱吃完飯,抱著那個獨屬於她的魯班鎖坐到了姚容身邊, 問姚容有什麽是她能幫忙的。

姚容說暫時沒有, 讓她先玩會兒魯班鎖, 順便仔細為她介紹魯班鎖的原理。

江泛月邊聽邊拆開魯班鎖,開始嘗試著重新進行拼接。

姚容給她做的魯班鎖比較復雜, 江泛月試著擺弄了好一會兒也不得要領,但她臉上絲毫沒有急躁,只是垂下眼去思索姚容剛剛告訴她的那些話。

好一會兒,她像是想通了什麽,再次行動起來,一氣呵成,順利將魯班鎖復原回了原型。

“完成了。”江泛月對姚容說。

姚容詫異,對於第一次接觸魯班鎖的人來說,這個速度算很快的了。她朝江泛月豎起大拇指:“真厲害。”

江泛月有些不好意思,蹲到了姚容身邊,又一次問有什麽是她能幫得上忙的嗎。

一副不找到事情做不罷休的模樣。

姚容說:“那你幫拋光吧。不過給三塊木料拋完光就需要休息一會兒,你手腕力氣小,要是一次性用太多力,容易傷著手腕和手指。”

她不想累著孩子,但江泛月心疼她,主動提出要幫忙,她也不必一直拒絕。

這是孩子對父母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江泛月點點頭:“我知道的。勞逸結合才能做更多的工作。”要是今天把自己傷著了,明天就沒辦法幹活了,她才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姚容拿出拋光皮,簡單示範了一下怎麽做最省力,江泛月按照她教的,把每個面都打磨得足夠光滑平整。

連著做完四個不同形狀的魯班鎖,姚容就換了其他玩具做。按照濟香鎮的消費水平,做太多同種玩具,到最後很可能會出現滯銷情況。

幾天下來,姚容一共做了三十多件玩具。

其中有四件,都是送給江泛月的禮物。

每天一睜開眼睛,江泛月都會習慣性地看向枕邊,然後總能看到不同的玩具。

竹蜻蜓。

木棍上刻:贈月月。1991.09.13

城堡積木。

城堡屋頂上刻:贈月月。1991.09.14

木制汽車。

車頂上刻:贈月月。1991.09.15

木制招財貓。

貓爪子上刻:贈月月。1991.09.16

江泛月就像在收取一個每天清晨都會掉落的禮物盲盒般,不僅對自己會收到什麽樣的玩具產生期待,也對新的一天充滿期待。

這天清晨,江泛月收到了一個刻著時間的特殊禮物。

這是一個用易拉罐和廢報紙做成的筆筒。

做得十分精致。

報紙與易拉罐完美貼合,仿佛是天生印在上面的。

江泛月握著這個筆筒走去院子,發現姚容正在那堆廢舊品裏翻找著什麽。

“月月,你睡醒了?”姚容指了指廚房,“紅薯粥在爐子上溫著,你去端來喝吧。”

江泛月乖乖去端紅薯粥:“媽媽你在做什麽?”

“我今天原本想把這些廢舊品都拖去鎮上賣掉,但收拾的時候,突然想到可以廢物利用,用這些東西來制作一些小玩意。”

“比如筆筒?”

姚容說:“還可以拿報紙來包書皮,做沙包,做毽子……你要不要一起來玩?”

“玩?”

這個字眼讓江泛月心頭一動。

垃圾……也可以拿來玩?

姚容伸手輕輕一推,將江泛月推到了那堆雜亂的廢舊品前:“只要你的想象力足夠大,就可以用眼前這些素材拼湊設計出任何東西。這幾天你幫了我非常大忙,今天我們就好好休息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