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小傅氏的番外(四)

“好妹妹,我聽母親說了你的事情,如今我既然回來了,總不能再讓你受苦。你放心,只要你同意,我就和爺說了,放你歸家,至於麗姝,我就當是我自己生的。”

秋君聞言,見傅春華神態誠懇,心中不由冷笑,你說的好聽,我是三媒六聘進門的,我女兒是正經的荊湖劉氏的嫡女。如今你一回來,我就要被趕回家中,傅家的人恨不得把她生吞活剝了,她又嫁過一次人了,這次恐怕會選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家,興許比許攸都不如。再者,把女兒放在她的膝下養著這種鬼話誰信,誰的孩子誰自己疼。

她怎麽可能放心把女兒交給傅春華這種人,一回來連句辛苦都不說,就要趕自己走。

以前在家嫡庶之分,她自認是自己投胎不好,倒也認了,素來不爭不搶,但現在她早已嫁進來,傅春華這樣不明不白,過了幾年才回來,她也沒什麽比她差。

秋君最主要的是恨劉承旭,昨日還耳鬢廝磨,今日就因為愧疚,不把她們母女放在眼裏,既然如此,她不理會他就是。

她很冷靜,現在她的情分和傅春華和劉承旭的夫妻之情不能比,甚至傅春華在外受苦,劉承旭對她愧疚,這也是應該的。

與其爭鬥的兩敗俱傷,還不如先讓一頭。

她守著自己的女兒就是了。

傅春華的回來,似乎一切如常,她堂而皇之的接過管家之責,似乎在她的心目中,這些原本都是她的。

秋君淡淡的看了劉承旭一眼,發現他正看過來,她哼聲扭頭,心中對他無限生氣。

實際上私下劉承旭偶爾碰到她,也是欲言又止,但她懶得聽這些,院門一關,不是作畫就是陪女兒,倒也能打發光陰。

說起來女兒卻是極其聰慧的,兩三歲背唐詩三百首一點問題都沒有。

同時,她的待遇也變的越來越差,這倒不是傅春華故意的,她沒有那個心眼,也算不上壞人。是因為劉承旭現下只是九江推官,俸祿有限,她又得儉省。

實際上,秋君也覺得她是太太的身份,不願意去給傅春華請安,反正她不添亂就行了,她也不爭寵,好生只過自己的日子。

想來傅春華也是很滿意的,但秋君總覺得傅春華和以前仿佛變了

個人似的。

連丹紅肚兜道:“大姑娘以前在家總有些大小姐脾氣,還偶爾嬌蠻,可如今她怎麽那般賢淑,一心一意想做賢妻。”

“這就不知道了,大概是她在外這幾年受了不少磨難,所以性子被磨平了,如此一想,我又覺得我不該認為她回來不好。”秋君感嘆一聲,她再如何,也沒有流落民間吃苦,一直都錦衣玉食,現在吃穿差一些,也是傅春華為了家裏著想。

如果一直沒有碰觸到她的底線,秋君覺得自己早已心如止水了,可偏偏女兒卻跟著遭罪。明明同樣是嫡出小姐,麗嘉那裏晚上單獨還有兩盆冰,她們娘倆攏共也不過才一盆冰。

女兒身上的痱子實在是多的辣的疼,擦上痱子粉之後,秋君覺得她真的不能這般顧影自憐了,女子為女本弱,為母則強。

更何況女兒也快要長大了,現在是劉承旭官位太小,只是個七品官,也輪不到他請封誥命。但秋君知曉劉承旭的本事的,若他日後官位升了,誥命只封一位妻子,難道要封傅春華不成?為何她不能爭呢?

讓給了你幾年,已經足夠了。

秋君唯一篤定的是劉承旭對她還有感情,以前他深感愧疚的人是傅春華,但這四五年來的養尊處優恢復地位,現在他才是劉承旭最該感覺愧疚的人。

她換了一襲白色衣裙,身上敷了香粉,嘴裏全無責怪,又把女兒的境況和自己的處境表達出來了。

堂堂一個太太,還沒蘇姨娘用的冰多,說是公平公正,秋君又很清楚傅春華平日補品就是燕窩、人參,她還愛吃沒有腥味的羊腿,這些還得從北邊運回來,這些都不貴嗎?

只是這些話藏在心裏,她即便當著貼身的丫頭也都滿口說傅春華節儉的好,並不說其她的。

倒是女兒,五歲多的小人,聰明的緊,還讓自己為劉承旭畫人犯破案,讓她得到用武之地。秋君前所未有的開心,其實她也不願意放棄自尊去俯求別人憐愛,都是被逼無奈,如今能夠在大事上幫忙,她心裏也好受些。

劉承旭也和自己說了實話:“如今我和她是親人一般,她受苦受難多年回來,我早已心有所屬,卻又不願意承認,如果承認了,就說明我不再是我心目中的那個正人君子。可當我重新看到你為我梳妝,我終於任性了

,我就是很喜歡你,一直想和你在一起。”

秋君看向他:“我心裏還是埋怨你的,你翻臉無情,你對我——”

“噓,是我豬油蒙了心。”劉承旭很是心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