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前世番外(六)

麗姝也沒想到自己真有一日能成為烏孫太後,兒子成為左菩王,安別任左都尉,其余王族成員皆對左菩王面服心不服。

這是個弱肉強食的地方,不似大臨,只要有祖宗家法在,別人就臣服。這個地方講究勝者為王,會廝殺才會贏。兒子須彌每日一大半的功夫,都在馬上爭掠土地,或者領兵打仗,而和大臨和談,相談互市。

能夠先保證這裏的人民安居樂業,才能讓人們擁護你。

須彌已經是左菩王了,但他自小跟麗姝學漢學,知道大臨的好處。那裏的人不用遷徙,都有自己的屋子,尤其是在娘的家鄉,稻子小麥麥苗,甚至自家的菜園就能吃上許多青菜,還有平日腌制的小菜,至少不會餓肚子。

還有中原的瓷器,絲綢,就像娘繡的繡件,縫制的衣裳,就是比烏孫這裏的好,他很是向往。

“母後,我們烏孫馬匹極好,如今兒子按照您說的,只是設立一道關卡,所收稅費也不高,不少西域的商人和大臨的商人都經由我們此處,就專門的關卡之費用,就已經一大筆錢進國庫了。”須彌很高興。

麗姝頷首:“這關卡周圍可以建一些客棧,食肆,鼓勵邊境的人通婚,漢家兒郎可以娶烏孫女子,烏孫女子可以嫁漢家男兒。中原人是最愛好和平的,從來不會主動攻擊別人的,你剛剛執掌政權,一切以平和為主。”

須彌笑道:“母後就放心吧。”

“皇兒,我是這麽想的,你如今娶了左夫人,待不日,我們再向大臨請求娶一位右夫人。這樣你既鞏固了國內的勢力,也得到大臨的幫助。”麗姝建議道。

須彌覺得這裏的女人都沒有自己的額涅生的好看,中原女子若是都是這般,他也是願意的。

只是須彌覺得母後很傷感傷心,他又問其緣由,麗姝就嘆了一句:“這麽多年得罪我的烏孫人也死的差不多了,咱們母子在烏孫也算是熬出來了。可是我的仇人還在大臨。只可惜此生,我怕是永遠也回不了大臨,也手刃不了仇人了。”

這個機會沒想到這麽快就到了,大臨的皇帝大壽,藩屬國都要上京賀壽,而烏孫國這次就是須彌陪著母親一起去。

“太好了,這麽多年我都快三十四歲了,總算能夠返回故土

看看。只是我如今回去,也未必能夠適應了。”麗姝有一種近鄉情怯之感。

京中也是如火如荼的準備著皇帝的萬壽節,鄭駙馬爹娘親弟弟早已亡故,只剩下他一人,他是永初帝的女婿,雖然一直擔任閑職,但是他和先帝關系極好,到如今的皇帝對他也很照顧。

只是他和福寧長公主感情差的不能再差了,遲皇後生前在時,還常常撮合他們,等遲皇後過世時,他和福寧長公主連面子功夫都不會做了。

但皇上還頗信任他,這次接待番邦事務,就是讓他來負責。

即便是小事,他也做的很認真,哪裏知曉出門就遇到了傅明倫。他們是同科進士,他是狀元,傅明倫是探花,當年他被選為駙馬,榜眼年紀太大,那一科以傅明倫為榜樣,只可惜,傅明倫的官也做的不怎麽樣。

太桀驁不馴,心思透徹之人,是不適合混官場的。

“鄭駙馬。”傅明倫在光祿寺任一介小官,倒也自得其樂,總比之前貶官好。

“傅大人。”鄭灝微笑。

傅明倫原本和表妹麗嘉有家長許意,但不知怎麽傅明倫喜歡上一個貧家女,堅持娶其為正妻,恰逢麗嘉之母傅氏亡故,麗嘉還要守孝,傅家就為傅明倫娶了麗嘉的堂妹麗貞,也就是原錦衣衛指揮使的女兒。

然而傅明倫後宅不穩不說,他仕途不順,因為他做官嘴巴太巴,深諳官場之道,卻又管不住自己的嘴,這點就不如鄭灝曾經的嶽父劉承旭。

人家素來以直道行之。

可是辦事是真能辦,做官還是很有一手的,現在都任刑部尚書了。

二人擦身而過,傅明倫撓了撓頭,他妾侍有幾房,妻子脾氣暴躁,但心思淺顯,這樣龔氏的日子也好過。現如今嶽父回了原籍,好歹妻子的氣焰也沒那麽囂張了,回到家中,傅明倫剛坐下,就見龔姨娘過來。

當年,他承蒙龔氏所救,原本許諾她為正妻,沒想到家中逼著他娶了劉麗貞,麗貞年紀比他小十歲,他雖然不喜歡他,但是對她一直很敬重,只是沒想到她也是個棒槌。

麗貞看到龔姨娘這個狐媚子就心煩意亂,原本她相貌不出色,家世卻很好,嫁給首輔的孫兒,探花郎,這是一樁極好的婚事,哪裏知道發生這樣的事情,丈夫成日寵妾

滅妻。

“太太,這次廣陽侯府好大的排場,卻沒請您過去。”丫鬟為麗貞不值得。

麗貞嗤笑道:“她們二房的姐妹,也就她嫁的好了點兒了,如今還瞧不起我,以前跟我的哈巴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