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朱大人被罷官的事情傳到京中時,朱令宣早已出了月子,她正在麗姝這裏陪她染絲線。染絲線可是一個費功夫的活計,槐花染成黃色,要經過煮、浸染、漂洗最後才成布。麗姝也是很有耐心,每日染一種顏色,很是仔細。

麗姝讓人曬出絲線,自己也拿綠豆面凈手,朱令宣也笑著同麗姝玩笑,不巧就是聽了這個消息,人怔愣了半天。

“邈哥兒媳婦,你無事吧?”麗姝不動聲色的問她。

朱令宣勉強擠出三分笑意:“沒事兒。”

麗姝點頭,也希望她自己能夠想清楚,作為劉家出來的女子,她能夠還對朱令宣表達善意,已經是不容易了。

而朱令宣是不敢說什麽,她也不敢去找劉老太爺,怕事情變得更為復雜。在鄭家,雖然她娘家倒台,鄭邈果然是君子,聞言沒有絲毫瞧不起,也沒有半點怠慢她,反而對她道:“早年,嶽父母不嫌我父母雙亡,給你陪嫁大筆嫁妝,如今嶽父母遭難,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我知道,可是你又能如何幫呢?”朱令宣知曉鄭邈也是人精,但得到他口頭安慰也是極好的。

鄭邈當然也耳聞過劉家和朱家的恩怨,他當然不會傻著求鄭灝去說情,他的面子還沒有大到那個地步。

於是,他道:“你和嬸娘一向關系要好,我聽聞嬸娘在家也是掌上明珠,長輩們都極其喜歡她,不如你和她求情試試。”

朱令宣想也不想就搖頭:“你猜我祖母的事情是誰告訴劉家的,不正是她嗎?”

鄭邈愕然,他住在鄭家,當然知曉麗姝對他們都很不錯,掌家很嚴,在族中是有名的公正之人,可平日說話並不疾言厲色,反而很溫柔。

沒想到這件事情是她說的,可想來也並不例外,她是荊湖劉家的女兒,不幫劉家,難道一心看在他的面子上,他也沒那麽大的面子啊!

夫妻二人唯有沉默才行,還要裝作不知道這件事,如此才是大家族的生存之道。

麗姝見朱令宣恢復過來,也覺欣慰,倒也沒有疏遠她。

只是過後,聽聞朱家人送了一封信來,朱令宣居然病倒了,還病的不清。

麗姝打發人過去探病,回來回話的人道:“奴婢看邈六奶奶嘴邊

一圈泡,看起來是急的,也不知道急什麽。”

珠蘭生怕麗姝去探病,過了病氣,故而笑道:“還能有什麽,無非是朱家人讓她求情罷了,可邈六奶奶是個明白人,她知曉其中利害。既然如此,您就等她自己想清楚吧。”

麗姝點頭:“好。”

如今已經到了秋天,頻繁有人咳嗽風寒,麗姝近來都不怎麽出門,也是怕生病。

這朱家已經是窮途末路,朱令宣也翻不起什麽大浪,鄭邈現下還未曾有功名,況且鄭邈也不是糊塗人,這些和他關系並不大。

這件事情她就沒有關注了,只是朱令宣再過來請安時,整個人空蕩蕩的,原本合體的衣衫都仿佛大了一圈。

麗姝關心的問了幾句,朱令宣也是閉口不言,謊稱自己無事,而麗姝也自然不會隨意提起,否則,朱令宣向自己求情,她還得為難。

麗姝就屬於不太愛管閑事的性子,尤其是朱家已經倒了,做什麽都無力回天。一個官員和造反的人聯系在一起,幾乎就是沒什麽前途了。

一切如常,仿佛所有的痛苦都能流逝。

即便麗姝聽到娘回家,家裏也是無人提起,劉太夫人還請了書瑞的未婚妻一家到家裏玩兒,這也是麗姝頭一次真正的見過這位嫡親的弟妹。

小傅氏沒有參與選兒媳婦,天然就有些排斥心理,約莫就是劉老太爺只看門第,選中的人恐怕脾性未必對味,可作為兒媳的她還不能反抗。

倒是麗姝勸道:“娘,既來之則安之,若是女兒被人家家裏嫌棄,又如何呢?”

小傅氏微微點頭。

書瑞的未婚妻出自隴西李氏,小字觀音,聽聞家中人禮佛,故而取名如此。她是隨她母親李夫人來的,容顏美麗,很有大家閨秀的樣子。

小傅氏見她行禮姿態優美,臉上也好看許多,麗姝更是道:“一看就是個好姑娘。”

李夫人往日和麗姝在不少宴會上也見過,但沒有多熟悉,不過是點頭之交,只是知曉鄭侍郎頗寵其妻,從不納妾,一心一意守著妻子過日子。

現下見她態度友好,不免為女兒感到高興。

李觀音今年十四,豆蔻之年,模樣看起來很溫婉,還給麗姝進獻了幾色絲線,麗姝把自己手上戴的鐲

子當即送給她。

李觀音也順道打量了一下未來的幾位姑姐,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她早已聽聞三姑太太才是未婚夫嫡親的姐姐,因此送的禮最厚。

甚至李觀音還和書瑞遠遠的見了一面,書瑞生的身材高大,眉目清朗,聰明絕倫,李觀音原本見他同胞姐姐,就已經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現下再看未婚夫,更是這般俊朗,心中如飲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