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太子按捺住性子提醒道:“是鄭夫人的兒子鄭嘉樹,鄭夫人就是你三姐姐啊。”

“哦,妾身知曉了。”劉良娣這才恍然大悟,她還道:“三姐姐和我年紀相差頗大,她們家的事情我也並不了解。”

就是不了解,也不會到如此地步啊。太子雖然久不出宮,也不怎麽關注女眷,但是在打探麗姝的時候,也曾經聽人誇贊過荊湖劉氏的女子個個都很出色。

所以在他看來既然如此,當初就選個合眼緣的,就是沒想到他的這位良娣簡直就是個天兵。

太子含笑敷衍了幾句,才起身走開。

等他走開後,劉良娣忍不住問身邊的人:“太子做什麽同我說這個,我和三姐都不是很熟悉。”

“您呐,這是太子在向您示好呢。您想啊,皇長孫的伴讀是您外甥,這是多大的榮寵啊。”跟過來的嬤嬤趕緊解釋。

劉良娣冷哼一聲:“皇長孫而已,也沒什麽了不起的。等我以後生了兒子了,身份更是尊貴,將來就是讓三姐的兒子做外甥,那才叫體面呢。”

嬤嬤聽的心驚膽戰:“良娣,慎言。”

劉良娣這才沒好氣的道:“知道了,宮裏不適合說這些。唉,我進宮時,原本以後從此身份高有體面,我姨娘也能身份變高,以我的容貌和家世,太子又喜歡我,我肯定過的很好。哪裏知道宮裏規矩太多了,我一個月也見不了太子幾次,有時候他說的話我都聽不懂。”

嬤嬤也是嘆了一口氣,這個主子外人說她舉止輕浮,其實根本不是這樣,而是實在是不夠聰明,生在劉家那樣的人家,個個都是人精,她卻傻得天真。

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劉良娣不上道,麗姝卻是在樹哥兒進宮一個月後,被邀請進宮,見到太子和太子妃一面。因為從小就有祝嬤嬤教導規矩,麗姝的禮節是所有姐妹中最出眾的,上次只是匆匆見一面,今日單獨行禮,連太子妃都忍不住喝彩。

“早聽聞夫人嫻熟禮法,精通詩詞琴藝無所不通,難怪生的兒子也很出眾。”

麗姝起身,又躬身笑道:“臣婦謝過太子妃誇獎,我家老二平日在家倒是淘氣的很,進宮之後規矩多了,我常常說他在家裏就是‘蓬頭稚子學

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現下回家還同我說‘少年易老難學成,一寸光陰一寸金不可輕.。’”

轉眼之間就說了兩首詩,太子妃是見過鄭嘉樹這個小男孩的,年紀小卻是禮節充足,並非淘氣的小孩子,而且五六歲的孩子,讀書讀的很好。她問過鄭嘉樹,這孩子說平日在家都是他娘教的多。

太子妃則道:“我看你家二郎分明很好,你也太自謙了。”

“妾身不敢。”麗姝靜靜的站著,並不多言,因為她很清楚,那日皇長孫出事,應該是太子後院起火,而太子妃的嫌疑最大,因為她的侍女有了身孕,所以麗姝對太子妃還真的不能人家幾句吹捧就把自己當盤菜了。

這個時候太子借著喝茶,又褒獎了鄭灝幾句,麗姝趕緊替鄭灝謝恩。她回話時不疾不徐,看起來隱約有些傲氣,但是又收斂著。

大多男人包括上位者,都喜歡溫柔和順的人,不喜歡有性格的人。

可麗姝的這點性格,反而不讓人討厭。

因為她看起來就很有靈氣,尤其是退出去和鄭灝走在一起時,鄭灝雙手接過她,她立刻眉開眼笑活色生香了起來。

麗姝還是頭一回和鄭灝一起出宮門,鄭灝眼瞅著麗姝蹦蹦跳跳,怕她被人說禮儀不整,但又怕打破她的活潑,因此就沒再說話了。

當然了,麗姝也不是那種真的不懂規矩的女子,她不過快走過去見到鄭灝有些著急,但一會兒就恢復如初,回到家裏才打秋千。

其實自從自己當家做主,沒有公婆在身邊時,她比在娘家更自在,因為鄭灝從來不限制她。不像別人家的丈夫,生怕妻子走出二門,生怕妻子拋頭露面,他總會鼓勵她多玩玩。

“把我推高點兒。”

“好。”鄭灝好脾氣的道。

風把她的裙擺吹的蹁躚而起,麗姝感覺到無比的快活,春日的風就是自在。

初春剛到,朱家一行人就進京了,朱家在京中是有宅子的,朱令宣扶著肚子道:“據說是我祖母的陪嫁,當年我祖母陪嫁很是豐厚,在朱雀大街有一座五進五出的大宅子。”

麗姝點頭:“這就好,你也可以時常回娘家看看,朱夫人要知道你現在有了身孕,不知道多高興呢。”

“嬸娘說的是,我和我娘也都沒想到這麽快就見面了呢!”朱令宣還說起小時候的事情:“以前我發高燒,吃了幾劑藥都沒退燒,我家的情況我也和您說過,那個董姨娘還說風涼話呢。是我娘背著我看病,都不放心讓下人背,如今我肚子裏有孩子,才知道什麽叫做養兒方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