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第4/4頁)

這很無奈,一般父子同朝,或者兄弟在朝為官,很少都在京中的。就像劉承旭在京裏的時候,劉承宗就自請出外差,劉承旭在外任官時,劉承宗就在京中。

現在就是如此,劉承旭在江西做官,劉承宗在京任指揮使。

鄭灝搖頭:“我在翰林院如何會被外放,除非我犯了大錯,才會從清流到濁流。”

“這倒也是。”麗姝點頭。

鄭灝卻道:“我若沒有料錯,爹娘應該這次不會再去京中,但你要裝完全不知道。這樣她們才放心你啊,再有你的替手找好了沒有?”

“其實弟妹在探我的口風,但是她這個人吧,自然,不能說不好,可她有前科。以前貪利被王氏騙錢,後來回府,報仇也不是那麽簡單,我讓她當女先生可以,但是讓她代管族務。我恐怕就是養大了她的胃口。那麽多的銀錢過手而入,一個月不動心,一年呢,十年呢,我不知曉我們何時才會回來,但我總歸不放心。”麗姝搖頭。

鄭灝也為她出主意:“那你就讓幾個人管著,這個管這一項,那個管那幾項,互相制衡。你看皇上在內閣還弄一位首輔三位次輔不是?族裏的要務也是如此,也不須交給一個人管著。”

“誒,很對。可她們若是都互相制衡倒好,若是沆瀣一氣就不好了。”麗姝皺眉。

鄭灝點頭:“也是。”同時又感嘆:“真沒

想到管家也是挺麻煩的。”

麗姝笑了:“那是自然,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不就有紛爭嗎?要不說同行都是冤家,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沒人真的想為族裏著想,可不就想著撈錢。其實隨便中飽私囊倒是算不得什麽,就怕過分貪心了,將來出問題。”

鄭灝想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還有具二太太隨口就報八萬兩,還有那些消失不見的流民……

這些人還尚且不是什麽官員,只是管著族務,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

譚氏也正在想這個問題,她如今教女學,丈夫管著族學,她們夫妻在族中比在京裏進項還多點。

再過半年,大哥他們都要進京了,爹娘可能還一起進京,但是丈夫和自己說過不願意進京了。再者譚氏也有意等大嫂走後,就接手族中宗務。

她不是覬覦這個位置,只是除了她也沒旁人能接手了。

總不能讓具二太太那種巨貪之人接手吧。

打理家業,她再調理身體,再生下一個兒子就好了。凝香雖然和她關系不錯,也生了兒子,還說把她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可不是自己肚子裏生出來的孩子,她不可能會信任。

譚氏見過大嫂的兩個兒子,大的七歲多,就已經能作詩文了,將來即便大哥不成,大嫂沒幾年又是誥命了。而她礙於守孝,還無法生子,她如果能再生一個就很好了。

“二奶奶,這是具二太太那裏送的上等蜀錦,說是感謝您收下靈姐兒。”丫鬟從外過來道。

譚氏雖然不喜具二太太,但是也可憐靈姐兒年紀小小就因為八字不好養在別人家中,故而對她照顧幾分,哪裏知道具二太太這番客氣。

但蜀錦太貴重了,譚氏擺手:“這樣貴重的禮物就不必了,我無功不受祿。”

那丫鬟道:“具二太太就怕您不收下,說這是她親妹子那裏送的,這樣的花色她穿不了,您若是退回去,她反而是放在庫房裏糟蹋了,您不收下,她也擔心靈姐兒。”

見丫鬟為難,譚氏也只好道:“那就送進我的庫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