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麗姝回到家後,聽說劉承旭正在和鄭灝對弈,她吩咐廚房多添幾道她爹愛吃的菜,又換了身家常服問在家看門的丫鬟們,“我爹是何時過來的?”

“您沒走多久,親家老爺就過來了,大爺正陪著吃茶下棋。”

麗姝不解道:“我爹平日很少過來的。”

因為鄭老爺出外,劉承旭是個很有分寸的人,一般過來接她,都是在鄭家門外,還是門房看不到的地方,從來都不會這般的。

想起剛剛出來遇到的麗嘉,她思索,難不成是因為麗嘉的事情?

劉承旭還真的是為了這件事情和鄭灝商量,他當然也不是讓女婿幫忙,只是有些想法不足為外人道。

“她娘就她這一點兒血脈,又為了我的清譽,早去清修,後來早早的就去了。如今我官位被罷,這幾年說實話人走茶涼,我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鄭灝聽了,也很理解,正是因為劉叔父身上很有人情味,所以爹娘在他官職並不高的時候都願意和劉家結親。

宦海浮沉本來就起起落落,今日看宋家笑話,焉知日後你不會成為宋家?

盡管很多人都覺得劉承旭迂腐,但他也的確比別人多了許多人情味。

可這件事情,鄭灝就道:“先看宋家如何判,現在皇上正想做成大案,震懾諸王。成王那裏已經派錦衣衛在刺探,必要時候也是要押解進京的,而我已經跟皇上提議控制宗藩的份例,如今要裁剪宗藩的收成。等渤海郡王定罪了,成王進京了,宋家這些人才能處置。但我想宋明誠不是一般人,他是蕭昀心腹,為他做了許多事情,恐怕不得善終,其實若大姐夫沒有在渤海郡王府倒好了,可他任蕭昀親衛,又是宋明誠的親哥哥,恐怕是難逃幹系啊……”

劉承旭點頭:“可不是嗎?之前他在五軍都督府幹的也不錯,我還寫信給他,讓他好好籌備考武舉。你大伯父和你祖父都是武舉出身,等考上了,出身就不同了。他倒好,不知怎麽就去了渤海郡王府,你大伯父也是如此說呢?”

可劉承旭也知曉一旦判了,他也沒辦法:“如此也是他的命吧,或者流放或者斬監侯這些。只是麗嘉那裏,如今只能讓她先和離了,可如今劉家宗族並不接受她,我也不能害

了劉家人。”

若宋家所犯之罪是要誅殺九族呢,將來劉家能不能幸免於難都難說,怎麽救麗嘉?

劉承旭自己不怕,可小傅氏呢,還有幾個兒子還有兄長祖父母呢?

……

麗姝聽說父親走了,倒是和鄭灝道:“我讓廚下多添了幾個菜,怎麽爹就走了?”

鄭灝道:“也是為你大姐姐發愁的,現在這個時候怎麽好讓你大姐姐回家,指不定劉家都要受牽連呢。”

他見麗姝聽說劉家受牽連,又趕緊道:“劉家那裏你放心,如果有人在皇上面前下蛆,我也會幫忙說話的。”

麗姝能夠理解劉承旭的糾結,畢竟麗嘉也是他的女兒,但是她也能夠理解其她人包括自己撇清關系,畢竟這件事情很有可能牽扯到自己身上。

眾人在觀望中,麗嘉卻已經覺得自己走投無路了,她娘當年就因為委身於土匪的事情,因此被榮譽謀殺,送去了庵堂,後來落水而亡。

劉家人人都恨不得她娘死,現在宋家犯事了,劉家也是人人都恨不得她死了算了。

麗嘉下筆寫信,其實她的才學也不錯,只是從來不像麗姝那樣好顯擺。寫完之後,她讓人交到隆昌長公主府。

她敢篤定,隆昌長公主絕對會保她。

隆昌長公主還不知道事情已經敗露,宋明誠那日圈了曾家人,也是私下拷打金壇縣主的丫鬟,只是那個丫鬟不見了,且宮裏嚴禁傳出消息來。

她自認為做的天衣無縫,即便有人說了,但也查不出來真偽,那就是汙蔑。

沒想到還有宋家的人不怕死的送信過來,隆昌長公主打開信看了看,卻是擰著眉頭:“上面說是鄭大奶奶看到了,再告訴她的?此人還真是心術不正。”

“長公主,那如何是好?這種事情可不能讓她得逞啊?”

隆昌長公主恨聲道:“她還威脅我,若我不答應,即便她死了,天下人所共知,我何時受到別人的脅迫了。”

“那您打算如何辦?要不要咱們去……”

“不必,現在許多人都盯著呢,你若是下手,咱們豈不是成了眾矢之的了。本朝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皇上這個人喜歡收買士大夫的人心,她不是說她要宣揚各處嗎?好好好,那我

就讓她全族都死,我看誰還敢傳話。”隆昌長公主平日也延攬了幾位禦史還有禮部宗室官員,自然知道如何去辦。

……

麗嘉很詫異,因為她一直沒有收到隆昌長公主的回信,這封信仿佛泥牛入海,再無跡可尋。

“難不成是我的信沒有送到?還是沒送往長公主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