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第2/2頁)

鄭灝坐了起來,又聽麗姝把當年岑時放想途中害蕭昀的事情了。

他皺眉:“居然鬥成這般模樣?”

麗姝頓了一下:“是啊,我雖然常年在後宅,但是也不是沒有知覺。如果蕭昀真的只是普通藩王,何必讓皇上都留他在京裏,有些事情就怕尾大不掉而出事啊。”

皇上想用藩王來控制局面,自以為達到平衡,太子也不會分走皇帝的權力,可是就怕養虎為患還不自知啊。

說起來東宮自從太子妃生子之後,陸陸續續也有良娣等人開始有身孕了,麗姝也在小太孫周歲時還和婆婆一道進宮送過厚禮。

說起來,有小道消息說太子和太子妃關系並不好,不過太子妃生了嫡長子,有宗法規矩在,現下太子後院的人都不敢對太子妃不敬。

這個時候,鄭夫人就不許譚氏再去渤海郡王府了,她的理由很充分:“你現下又要教養湘兒,自己的身子還要調理,不必再出去了,尤其是渤海王府上。如今裘側妃這個兒子生下來又沒養住,去了反而讓她傷心。”

若是傷心不應該讓她去安慰嗎?

麗姝看出了端倪,大概是京中的人都開始站隊了,她們比起一般人要更敏銳一些。

以前鄭夫人讓鄭家和渤海郡王府來往是因為姻親關系,不好斷了關系,否則怕被渤海郡王府針對,現下東宮連嫡長子都有了,還已經周歲了,看著也頗為健壯,鄭夫人就不能再和蕭昀那邊有往來了。

否則,將來東宮繼位,鄭家容易落個阿附蕭昀、左右搖擺的下場,這樣不好。

老二嘉樹嘴裏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麗姝拿起一張撥浪鼓搖著哄他,又一把被小孩子拉住小拇指。

此時,一片祥和寧靜,卻不知道渤海郡王府已經起了波瀾。

蕭昀之前頗受永初帝信任,無論是在宗室典禮或者處理公務,他都是首屈一指的人選。而東宮常常面如金紙,動不動就仿佛人快去了的模樣,

蕭昀本以為他撐不過幾年,沒想到現在還一直好好兒的,病病歪歪的卻又不死,著實讓人覺得心煩。

在他誕下嫡長子後,那個孩子的出生似乎讓蕭昀有了一絲不安,現在更加證實了他的想法。

以往他生辰,早就有人排隊送禮過來了,現下雖然有人送禮,但也是二二兩兩的,並不算多,甚至開始門可羅雀起來,誰都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宋明誠則安慰他道:“郡王,事情沒到最後一步,難說的很。如今雲王已經落敗,聽說就要回藩地,這對於您而言,只要穩住了就是機會。”

“我也是一時失了方寸了,是了,我懂你的意思。無論內裏如何,從外面看,都知道天子也是屬意於我的。”蕭昀很快就恢復如常。

宋明誠笑道:“是啊,官員們私下做的醜事,我們多數掌控,不怕他們將來不聽我們的話。”

蕭昀點頭,又道:“我們插在東宮和隆昌長公主身邊的人,怎麽許久都沒有傳遞出消息來?如今之計,我們已經上了這條船了,大丈夫生當五鼎食,死亦五鼎烹。”

宋明誠一凜,蕭昀所說的這句話出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這個意思就是大丈夫活著,如不能列五鼎而食,那麽死時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罰好了。

與其渾渾噩噩庸庸碌碌的一輩子,事敗而死,雖死猶榮。

其實宋明誠也未必不是這麽想的,他哈哈大笑:“王爺說的很是。”

“除了隆昌長公主和東宮那裏,我看金壇縣主那裏也要安插人進去,你是知道的。往往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隆昌長公主身邊能人無數,咱們的人混不到心腹的地位,知道的也就一些邊角料,至於東宮亦是如此,東宮身邊的人清洗過好幾次,防範的很。只有金壇縣主,她是下嫁到曾家,曾家倒是好安排。”蕭昀很快分析情勢。

宋明誠點頭:“您放心,我這就去安排。”

蕭昀負手轉身,淡淡的道:“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