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轉眼已經過了端午節,鄭夫人看了一場龍舟賽,因為吹了風,得了風寒。麗姝則每日侍奉湯藥,衣不解帶,還親自熬了羹湯,這讓鄭夫人很是感動。

鄭灝常年忙於公務,再者,他有時候過來鄭夫人這裏,鄭夫人早早歇下,也是沒辦法。

故而他就拉著麗姝的手道:“這段日子辛苦你了。”

“也不全是我,弟妹也和我輪換著來。祈哥兒也很是聽話,我爹爹說想跟祈哥兒開蒙,你看呢?”麗姝問道。

鄭灝點頭:“這有什麽不好,簡直求之不得。蒙學師傅很是重要,有些孩子就是因為蒙師不好,故而不願意讀書。”

“既然你同意了,等太太稍微好點兒了,我們再商議送祈哥兒去我娘家。”麗姝商議。

鄭灝笑道:“一切聽你安排就是了。”

其實祈哥兒還有三個多月才滿三歲,一般孩子三歲開蒙都算早了,但是他早慧。還不到一歲就會說話了,這一年多來,麗姝常常是不經意之間教他讀書,發現他記性很好,也很靈慧,故而不敢隨意教他。

還是爹爹說讓他跟著開蒙,麗姝才同意,因為娘家有娘在,她不怕。

再有祈哥兒很會說話,會自己出恭吃飯,這些難不倒他。

可讓一品河道總督為你開蒙,又有什麽不好的,哪裏去尋這樣的人才。現如今能請到的蒙師也無非就是秀才出身舉人出身的。

麗嘉那邊聽說劉承旭要給祈哥兒開蒙,她也想把兒子送去開蒙,男兒走科舉仕途她是一百個願意,劉承旭當然也同意了。

而小傅氏也派人同麗柔說了一聲,怎麽著也不能厚此薄彼。

就像當年讓她們姐妹一起管家,就是從比較中學習,無論如何,劉家二房這四個姐妹嫁的也都未必很順心,但是都能站穩腳跟。

麗柔聽到這個消息,先同吳玄鶴商量著:“說是大姐姐和三姐姐都準備把兒子送去讓我爹開蒙,我們太太特地打發人過來,你看如何?”

吳玄鶴笑道:“這事兒當然好了,你即將臨盆,我們哥兒放劉家也未嘗不可,我看嶽父母都是仔細人。”

但是他們夫妻同意沒用,因為吳夫人不同意,吳夫人理由也是現成的:“哥兒年紀太

小了,你們做爹娘的也狠心。”

麗柔還撫著肚子陪笑:“太太不知道,我兩位姐姐把兒子都送去了,我三姐姐的兒子比起我們家安哥兒年紀還小幾個月呢。”

“她們是她們,咱們家到時候也不是請不到名師,何苦勞煩親家老也呢。”吳夫人淡淡的道。

麗柔想婆婆未必是真的看不上劉家,而是自己同意的,她就要反對。

回到房裏,麗柔都差點氣的哭出來,還是身邊的丫鬟們安慰她。

香雪道:“姑娘,您別氣了,夫人說的興許也是為了您好,咱們家安哥兒也的確年紀太小了。您現下又懷的身孕,不如等之後再去學也好啊。”

“不行,我一定要讓安哥兒讀書。”麗柔也使性子起來。

香鈿則道:“到時候太太那裏……”

她們還都有點怕吳夫人,兒媳婦的地位總是低於婆婆的,這是其一,再有若吳玄鶴出仕還好,現下還在讀書,將來還不知道捐什麽官,要家中活動一二,這些都要吳太太支持的。

麗柔別過臉去,這些她又何嘗不知,若非如此,她也不會這般忍氣了。

平心而論,吳太太是沒有廣陽侯夫人那樣赫赫揚揚,對兒媳婦不當人看,好玩弄權術,但是掌控欲很強,又過分寵溺孩子。

就像大伯母徐夫人也是個當家主母,還是劉家宗婦,可教養出來的麗貞比她們姐妹差遠了,就是因為她縱容孩子,麗柔心裏很明白,故而就不死心。

只是吳玄鶴是孝子,吳太太發話了,他一貫也是不好反駁的。

麗柔忍不住對著吳玄鶴哭道:“那如何是好?難道我們家安哥兒就不開蒙嗎?現下我爹還賦閑在家,我三姐夫狀元出身,人家都把孩子送過去,沒那麽嬌氣的。若是有一日我爹起復了,我們就是把孩子送過去,我爹也沒空教了。”

吳玄鶴微微嘆了一口氣,他想了想,起身去找了吳大人。

他爹是吏部右侍郎,如今也算是位極人臣,還做過幾任轉運使,錢權什麽都有,年紀還輕。只是爹爹對他們兄弟素來看不上眼,所以把女兒都往宰相家裏嫁,就是希望女婿能夠幫襯吳家。

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如此一來,就算是拂逆娘了。

無論如何,

三姐妹的兒子最後都送到劉家開蒙了,麗嘉的兒子稍微大一點,麗姝的兒子年紀最小。

麗姝替祈哥兒縫了個小書袋,鄭夫人又是擔心,又是高興:“我們祈哥兒也是大孩子了,都要讀書了。”

“娘,我和麗姝一道送他過去。麗姝怕孩子不習慣,就讓她在那兒守一會兒,您也別擔心。”鄭灝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