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殿試是不必準備吃食帶進去的,聽聞宮中皇帝專門賜食,鄭灝要參加殿試,因此全家都很是重視,連鄭清都特地來送。

麗姝陪伴在鄭夫人身邊,饒是她平日冷靜自持,也上前道:“灝哥兒,要好好考,不負你所學,也為咱們鄭家爭氣。”

鄭灝頷首,又看了麗姝一眼,麗姝抿唇笑了一下,他就大步流星的出去了。

大家都提心吊膽,似乎覺得做什麽都不對了,還是麗姝怕婆母憂心,就道:“娘,我先扶您回去歇息吧,正好我想跟您做一件抹額,畫了幾個花樣子,讓您看看。”

鄭夫人知道麗姝的苦心,也不忍拂了她的好意,遂由著麗姝攙扶回房了。譚氏也跟在她們身後,一起過去鄭夫人那裏。

麗姝還真的派人去拿花樣子,又安慰鄭夫人道:“您別擔心,大爺才學那般好,就是昨兒回去我爹爹都說他很好。”

“你爹的話,我倒是有二分信,他是個言不虛發的人。”李氏笑道。

譚氏也湊趣道:“兒媳看您就擎等著發賞錢吧,下人們都伸長了脖子等著呢。”

鄭夫人指著譚氏道:“你這小嘴兒就跟抹了蜜似的。”

婆媳幾人說了幾句話,正好麗姝的花樣子拿來,讓鄭夫人選一個,鄭夫人選了半天,指了一張,神情有些困倦。

如此麗姝才服侍婆婆休息,她和譚氏離開。

二日回門之後,她就真的算是鄭家的媳婦兒了,譚氏也提出要去麗姝屋裏坐坐,打的是看花樣子的借口,麗姝也就同意了。

因為之前這裏沒有女主人,譚氏進來也不敢亂看,現下看著就短短幾日,這裏就變了個樣。以前這裏門口放的是吉祥缸,聽說京中氣候幹燥,放吉祥缸是怕失火了,取不了水救火。

現下這旁邊放著一個二格的博古架,博古架上分別放著一盆海棠,一盆山楂和一盆松柏,松柏擺在最下面,遒勁有力,山楂和海棠寓意又很好,山楂代表紅紅火火,海棠代表玉堂富貴。顯然生氣盎然,又蓬勃朝氣。

庭院灑掃的很幹凈,進內正房,以前那個黑黢黢的屏風不見了,轉而是放了多寶閣在這裏,兩旁還掛了兩幅圖,一幅山水圖一幅花鳥圖。

門口先前的猩猩紅

氈子換成了半卷著的竹簾,竹簾後卻是搬了書桌過來,桌上放著文房四寶,西側放著大書架,書架上放著層層的書籍,錯落有致的放好。

譚氏早就聽說劉家是世代顯宦之家,大嫂劉氏的祖父如今雖然是閑職,但也是一品官,伯父是錦衣衛指揮同知,父親是都察院二品官,她外祖家還是次輔,可謂是滿門顯宦,也難怪書籍這麽多的。

書架後是用兩扇屏風隔開,掛著鵝黃色綃紗帷帳,用銀鉤攏向兩邊,進門便是她們起居之處。

最靠東邊正中放著紫檀的架子床,地上已經把之前的波斯毯換成了柔軟厚實的花鳥地毯,床兩邊放了黑螺鈿的頂櫃。

床上則用的雪白色綃紗帷帳,垂下的流蘇卻是嫩黃色,走近了看才發現,看似雪白的帳子上卻有梅花的金線繡的暗紋。

淡淡的晨光從碧羅紙的窗戶透過來,白玉花觚裏的細柳枝點綴著一簇簇的粉白相間木芙蓉,西側放了一張美人榻,離美人榻二尺之外楠木嵌螺鈿雲腿細牙桌上放著景泰藍二足象鼻香爐。香爐裏余煙裊裊,很是一股淡淡的清香。

美人榻旁則放著面盆架和大的梳妝台,梳妝台上放著兩個梳妝匣,上面還有不少玉石、象牙、珊瑚、瑪瑙樣的香粉胭脂盒散落期間,又有梳篦、首飾層層疊疊。

麗姝拉著譚氏過來桌上坐下,譚氏見這桌子上照著雲絲刺繡如意團花的流蘇罩子,玫瑰椅也是同樣罩著這些。

靠近床邊放著一盆紅珊瑚盆景和玉石盆景,還有一架織機和繡繃。

下人從旁邊端了茶過來,譚氏呷了一口:“這茶倒是好喝。”

杯盞是用的越窯,茶聖陸羽認為越瓷第一,因為越瓷類玉,類冰,色青宜茶。

“這是六安瓜茶,我是見它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正合你的身份,你若喜歡,我包些你。”麗姝笑道。

譚氏也不矯情,大大方方的接了過來。

麗姝看到她的神情,也是明白了幾分,不知不覺她似乎也成了別人羨慕的對象,這也是很唏噓了。

既然是譚氏要過來,她挑話題誇這幾張花樣子好看,麗姝就笑道:“我聽說弟妹你的花樣子做的很好,到時候我可要見識一番,只是你那裏二弟在養病,我不便打攪。”

譚氏擺手:

“平日二爺也是在小書房,我一個人在家,嫂子若去和我作伴那就太好了。”

“那可就太好了,我們是妯娌,日後要在一個屋檐下過活,只我剛來不了解大家的脾性,生怕哪裏做的不對,倒是犯了誰的忌諱。說真的,論年紀,弟妹比我大,論在鄭家的資歷,你比我深,我還有好些要請教你的呢。”麗姝說的很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