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這是出自《燕居香語》的《安魂香》,我也是頭一回做。”麗姝在小紅泥爐上用文火慢炒,不疾不徐,不緊不慢。

鄭灝先是聞到一股崖柏的味道,帶出一縷淡綠的飄逸,後來又轉化成一股濃烈的果香味,最後轉化成蜜甜的香味,淡雅幹凈,清怡甜度,有安靜放松的味道。

“你頭一回做,卻做的很好。”

麗姝從爐子裏把香粉倒入一方綠地粉彩開光菊石青玉盒子裏,她笑道:“這安魂香有安神助眠之功效,傳說中一縷清香能入神竅,冬日長夜漫漫,你們讀書人夜裏讀書讀久了,就很容易失眠,若是點一丸此香,效果極好。”

原來是送給自己的,鄭灝沒想到一個小姑娘這樣的靈巧,他接了過來,放鼻子下嗅了一下,又覺得和平日所用安魂香不同,平日所用的安魂香茴香味很重,眼下這種卻是很好聞。

他又道謝。

“做什麽道謝,這不是應該的嗎?”麗姝前世是沒有這樣見面的機會的,因為根本沒人張羅。

鄭灝也是聞言一笑:“也是,這樣謝來謝去也太外道了。我方才見你彈奏古琴時,有鳥雀盤旋,所謂琴道,《溪山琴況》謂之‘音與意合’,我想你已經達到這樣的境界了。”

沒想到鄭灝居然也對琴有所了解,麗姝就道:“所謂學琴,不過是言不可言之語,抒發心情罷了。以前我年紀還小,總是追求指法技藝,現下卻想到你這個境界,日後人琴合一。”

“終有一日,你會成為古琴聖手的。”鄭灝由衷道。

“那你呢?你日後想做什麽?”麗姝歪著頭看他。

鄭灝沒想到會被一個小姑娘問志向,但她又不是一般的小姑娘,聽她說話,就知曉她聰慧異常,玲瓏心思,不能當尋常人對待。

但他言不虛發,說話不喜歡敷衍,故而道:“我自然是求功名了,我也不能免俗啊。至於其余的,等中了再說。”

“學而優則仕,但前提是學而優,我聽爹爹說你的才學是極好的,想必金榜題名也是唾手可得。只是你金榜題名遊街之時,恐怕我們看不到了。”麗姝想前世就是這樣的,她在楚州待嫁,等著鄭灝來迎親。

為何在楚州,也是麗貞和她屢次不和,祖

母只偏寵養在膝下的麗柔,如此爹才帶著她去楚州,也因為如此,鄭灝就是來楚州的路上被時任宰相白行中以聖旨攔截。

也因為如此,她還真的沒見過鄭灝大魁天下的樣子。

那時她回烏孫時,聽聞鄭灝身體已經很不好,那個時候他才四十多歲,就仿佛命不久矣的樣子,那時他才四十四歲啊!

現下看他容光煥發,這樣一個珺璟如曄、雯華若錦的人,完全就是天之驕子。

鄭灝不知怎麽看向她的眼睛,他很少會慷慨成詞,這次卻很認真道:“會的。”

麗姝能感受到他的真心,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對未來妻子的尊重。她嘴角噙笑,也很認真道:“不管路途多遠,你若中了狀元,我也是要回來的。”

她肯定會做最後的努力,若實在是不成,非人力所能及,那也無法了。但在此之前,她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好啊。”鄭灝能感覺到她身上的韌勁,絕非隨口說說。

但話又說回來,她也不知道能不能金榜題名,這科舉之事,難說的很,連不少大才都折戟於此,更何況是他?

麗姝又道:“過幾日就是我大姐姐成婚,開春後,我就要隨著我爹爹去濟寧了。我這一去,山長水遠,就不能和鄭伯母請安了,請你要代我和鄭伯母說一聲,讓她保重身體。”

饒是鄭灝平日只苦讀詩書,但也並不傻,甚至還聞弦歌知雅意,他很快就聽懂麗姝要表達的意思了。她這一去,三年之間兩人之間可能會有變故,說的是不能和他娘請安,實則是擔心自己。

鄭灝站起身來,“我打算最近三年搬到感念寺讀書,我學問不精,還得更加精進才是。”

果然,他說了這句話後,麗姝笑的眉眼彎彎。

……

冬至過後,很快到了臘八粥,麗姝等姐妹都端著碗,在小傅氏這裏喝臘八粥。

“太太,為何咱們今年吃的臘八粥和以往不同,仿佛更香了。”麗嘉好奇。

小傅氏解釋道:“這裏邊放了牛乳,不過牛乳要先驅除腥膻味,才能放在煮好的臘八粥中,這樣才香味濃郁,很是醇香。”

麗嘉暗自點頭,原來如此,她明年若是能在宋家煮出這樣的臘八粥肯定很驚艷。上個月承蒙

爹爹和太太的安排,她和宋明霽說了幾句話,那宋明霽是個上進沉穩又頗孝順的人,她的夫婿在幾位姐妹中身份最高,是二品官的兒子,即便是麗姝的未來公公也不過才三品。

大抵是識別了麗嘉的心思,麗姝捂嘴笑道:“大姐姐現在是人還沒過去,心就過去了,娘親,你還是快教教咱們大姐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