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正月十五又是元宵佳節,劉家早已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以往元夕,麗姝等人都是在家隨意吃一頓飯即可,這次劉承旭回來了,答應帶他們去宣德門看燈會,眾人齊齊歡呼雀躍。

傅氏和麗嘉都推說不去,還是劉太夫人道:“你們不去在家做什麽?今兒大家同去就是,你爹爹一早就定了好地兒。”

聽聞每逢元夕放燈期間,皇城的宣德門外都會早早的用竹木彩帛搭建成巨大的燈山,燈棚高一十六丈,闊三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氣勢恢弘,極為壯觀。一入夜,萬燈齊亮,仿佛白晝一般。

元夕二鼓十分,皇上還會駕臨宣德門,一起與民同樂賞花燈,宣德門樓下早已搭好了台子,上面還有各色表演。

麗姝和姐妹們都很是興奮,劉太夫人見狀,忍不住對徐夫人和傅氏及小傅氏道:“近來家中出了不少怪事,咱們出去也散散心,等天氣轉暖,再去感念寺上香,去去這汙穢之氣。”

聽了這話徐夫人當然不置可否,她們大房沒什麽事兒,都是二房出的,她自是高高掛起,唯獨傅氏和小傅氏又請罪,劉太夫人擺擺手,示意她們不要多說。

眾人魚貫而出,小傅氏帶著麗姝以及兩個兒子乘一輛馬車,劉太夫人帶著麗柔和麗貞,傅氏和徐夫人帶著麗嘉和麗婉,另外兩個男孩子則跟在劉承宗和劉承旭身邊。

一路上麗姝掀開馬車簾,各種驚嘆外面的熱鬧,小傅氏也不阻攔,還笑眯眯的道:“今兒還有相撲,還有弄影戲,傀儡戲,你們幾個小家夥,也不要一不留神睡著了,那就看不成了。”

麗姝保證:“娘親,我絕對不會睡著的。是了,聽說曾家也要過來,不知道陸姐姐來了沒有。娘親,我和你說陸姐姐的事情,你可要放在心上。”

“死丫頭,偏偏會跟我派事兒,你也不想想她在曾家住著,若是咱們貿然去說親,豈不是說曾家照顧不周。不過,你既然和我說了,我也幫著尋摸,你是不知道啊,這自古結親若是結的好就皆大歡喜,結的不好,那兩家就是結仇。”小傅氏如是道。

麗姝道:“是女兒魯莽,但是我想那曾家大太太和陸姐姐沒有絲毫血緣關系,未必會管,曾家老太太更不會管。唯一還能說的上話的,就只有一個

曾大奶奶,可她吧,對盈秀也不過如此,哪裏管這些閑事,更何況這一嫁,還得要出一副嫁妝。我想若這麽一直拖著,將來曾家若草草說親,陸姐姐肯定不幸福的,您就當行善積德了吧??”

小傅氏拿麗姝沒辦法:“好好好,等有合適的,我就在合適的場合問問曾家便是了。”

麗姝又撒嬌:“娘親真好。”

小傅氏指著書瑞書麟道:“看你弟弟們都在這兒看著你呢,還撒嬌,不害臊。”

麗姝看到書瑞和書麟同用手羞臉,立馬也去呵癢,三人鬧做一團。

“咳咳。”小傅氏怕孩子們鬧的衣衫松垮,立刻輕咳幾聲。

麗姝又坐直身體,用個帕子哄書麟玩兒,一路上歡聲笑語,傳到前面徐夫人的耳朵裏,愈發覺得刺耳。

過年那日開宗祠,自家丈夫就和小叔子商量過繼的事情,小叔子倒是個實誠人,他說書宜更喜讀書也更上進,書景不如書宜多矣,若是可以,他是願意過繼書宜的。

如果可以徐夫人真想自己再生一個,她壓根就不願意過繼別人的孩子,那些人不是她生的,憑什麽要得她家老爺的職位,憑什麽堂而皇之的占據這個家,她根本不願意多一個沒血緣的人喊她娘。

可過不過繼她說了不算,若她不答應,恐怕徐家人都要罵她。《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

因為去的太早,一路順暢,麗姝下馬車時,還能感覺寒風呼嘯,但絲毫不減遊興。出來外面玩兒,就是要興高采烈的才行。

劉家托幾位長輩的福,位置雖然到不了最前面,但有一個不錯的大看台,劉家人是濟濟一堂。劉家其實文風很重,即便是劉老太爺劉大伯這兩人,一個也是武進士,另一個武狀元出身,文采也是很不錯的。

因此剛坐定,劉老太爺就吟誦:“東風葉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這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自然十分應景。

他念完又對孫子和孫女們道:“你們便以元夕為題,作一首應景之作。自然,若是寫一首前人之作也是可以的。”

這個要求完全是為了麗貞麗婉,麗姝也不顯能迅速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唐朝蘇味道

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祖父,我寫好了。”麗姝把詩迅速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