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小傅氏次日一早,還在麗姝已經在夢鄉時,就隨劉承旭一起離開了,她們夫妻二人在老太太這裏說了什麽無人知曉。

而麗姝起床時,知曉這個消息,在老太太那裏只是眼圈一紅,倒是沒說太多了。而麗柔卻是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她倒也不是作偽。

丁姨娘無論以前管家如何,但她終究只是個姨娘,不是正頭娘子。老太太會在傅氏和小傅氏之間找平衡,但不會幫幾個妾爭寵。

而她這次選丁姨娘一起赴任的原因則是她還年輕,和小傅氏年歲差不多,不像蘇姨娘已經三十多了,傅氏專寵數年也是肚子平平,這二人是因為久不生養才被淘換了。

可便是如此,自持生育有功的蘇姨娘都不能隨意過來老太太這裏,更何況是丁姨娘。

沒有和生母告別,偏巧昨兒劉承旭抱著麗姝回來那一幕還被她親眼目睹,雖然早已習慣這種偏疼,但是麗柔年紀還小,當然覺得一肚子委屈,如今哭的原因也就一半一半了。

“四妹妹,別哭了,來帕子給你擦擦。”麗姝遞過去自己的帕子,卻並不說什麽日後有祖母照看你寬心雲雲。

她們生母之間的立場,就注定了她們不可能和睦,如果二房只有一位當家主母還好,其余都是庶子女,關愛也分屬應當,但壞就壞在二房兩位主母,蘇姨娘各自為政,那丁姨娘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她做了什麽?

但一個管事能力如此強的人,卻讓大房的人輕輕松松的溜到小傅氏院子裏搗鬼,甚至差點害小傅氏小產,她一定在其中做了什麽手腳。

故而,就這種關系,她也肯定不會和麗柔姐妹相待,再有這位四妹妹年歲雖小,看著懵懵懂懂,但記得之前孤立自己她也是有份的,並非表面那麽單純。

麗柔接過帕子抹眼淚,她跟前的丫頭們一起勸才勸住。

劉太夫人見狀倒是覺得麗柔的確是真性情,只是教養上不如麗姝,看麗姝就知道克制。麗姝覷了劉太夫人的臉色,她當然非常清楚,老太太可不是老媽子,養她們在膝下不是做她們的乳母婆子,只是一種身份象征。

“你們用過早飯,先去收拾一番,過會子我就和大太太和二太太一道帶你們姊妹去曾家。”劉太夫人道。

麗姝趕緊起身道:“那孫女兒就先告辭了,等會兒再來拜見祖母。”

見麗姝如此知機,再看麗柔懵懵懂懂的,被下人拉著走的,劉太夫人搖了搖頭:“一個倒是頗為機靈,一個就懵懂的很,明明就差幾個月,倒是完全不同。”

魏媽媽笑道:“奴婢上回去九江,倒是聽說四姑娘也並非懵懂無知呢,只是她聰明,大智若愚罷了。”

作為老太太身邊最得用的人,魏媽媽就要掌握更多的信息,這樣才能不偏不倚,留一個只忠心於老太太的印象。

果然劉太夫人道:“現在的這些小姑娘們心思可是真多,想當年我似她們這個年紀的時候,真是什麽都不懂。”

魏媽媽在心裏吐槽,那還不是二房情況復雜,幾位太太姨娘各自為政,兒女們要表現才有機會,看大房的麗貞姑娘,那可是天真爛漫的緊,聽說要讀書就賴床,而二房的四個麗聽說能去曾家讀書,都用功的很。

主仆二人的交談麗姝當然不清楚,她回去後,遂開始重新換了身衣裳,這是府裏的姑娘們見客穿的,嫡庶都是一樣的,並無區別。

卻說麗姝年紀還小,只能梳丫髻,水芝之前就是替老太太梳頭的,她手很靈活,還拿了幾色絲帶替麗姝纏發,有些不服帖的地方,就用一對小巧的象生花簪上,這是祖母所送,十分精巧端麗。

祝嬤嬤是要陪著麗姝一道去的,這就顯現出她的好處來了:“我還是二十年前在老太妃身邊時,遇見過曾家的老祖宗了,算年紀,應該是咱們老太太的娘。”

“可不是,十年前已經病故了,如今曾家老太爺幾年前病故在雲南布政使任上,曾家老夫人在京中,好在曾家大老爺和三老爺都中了進士,京裏都說曾家是一門三進士呢,好不風光。曾大老爺十幾年前就已經中了進士,已經是太常寺少卿,至於曾三老爺,先咱們二老爺一科,原先在合肥做知縣,現下在禦史院做禦史呢!”

水芝平日看著溫柔沉默,倒是說的這番清楚。

麗姝也聽了個正著,她們前世女孩兒家根本也沒有去曾家女學讀書,也沒人說的這麽清楚,甚至她十歲前見客都很少,後來養在傅氏那裏,傅氏病病歪歪的,她又已經和鄭家定親,也不好出去見客了。

聞言,祝嬤嬤笑道

:“那曾二老爺呢?”

水芝又是一笑,“這位老爺,並不喜歡讀書,連個功名也沒有。卻有一樣,喜歡黃白之物,愛做生意,生意還做的很大,對我們家老太太很是尊敬,逢年過節每次來都是厚禮。就連咱們這些做下人的賞錢也是不手軟呢,就連那裝賞錢的荷包也是綺羅坊的,二兩銀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