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聖壽節家宴散後,陛下要陪伴太後回長壽宮,嬪妃們起身恭送,待人離去,也陸陸續續起身回到自己的宮中。

沈霽落到了最後才走,神色一直冷冷淡淡,不欲和任何人搭話,這幅樣子落在誰眼中都會讓人認為是她心中不快。

宜德妃牽著二皇子走到她跟前,滿臉歉意:“妹妹,實在對不住了,姐姐從前和林氏終究有舊,祖父已故,實在不忍心。”

“你若心中過意不去,就都怪到姐姐身上吧,姐姐絕無二話。”

沈霽冷冷牽了牽唇角,皮笑肉不笑:“德妃娘娘說的哪裏話,太後旨意,臣妾豈敢不尊呢。”

“林氏幾次三番想殺臣妾,德妃娘娘心中應該也清楚,宮中行刺按律當斬,陛下早已法外開恩過了。”

宜德妃以帕掩唇輕咳了聲,無辜道:“話雖如此,可太後既允下,那便說明是對的,妹妹心中再不滿,也不要掛在嘴邊了。”

說罷,她溫柔看了眼旁邊跟著的二皇子:“子戎今日也累了,跟母妃回宮歇息吧。”

宜德妃牽著二皇子離去,最後又回頭看了眼沈霽的神色,見她神色依然冰冷,眼底的笑意似乎更深了。

沈霽將這一切納入眼底,淡聲道:“回宮吧。”

太後今晚下令,那明日就會有苦役被送入長信宮,時間雖緊,卻也來得及安排。

回宮後,沈霽屏退眾人,喚來了青檀。

她垂眸思量半刻後,交代道:“青雲之路作餌,他們會時刻用心的。”

“去吧。”

*

四月十二,長安是個不見日光的陰天。

清晨的冷風蕭瑟,偶有幾滴小雨滴答,仿佛暴雨將至。

早朝後,陛下換上常服,親自去了一趟林氏憑吊林太傅。

與此同時,宸佑宮內,賞賜隨著陛下去林氏憑吊的消息一同到了沈霽面前。

琳瑯滿目的好物件,不少都是陛下私庫裏的珍玩,沈霽隨手拿起一幅,聽說是哪個前朝書畫大家的真跡,是意境頗美的一幅山水畫。

沈霽記得陛下很是喜歡,時不時拿出來賞玩一番,她只是隨口說過一句好看,這會兒便巴巴地送來了。

雖不是真的多需要這些,但她也知道陛下是什麽意思。

昨日太後做主賞給林氏一個苦役做宮女,她不願意,陛下是拿來哄她的。

那是太後的聖壽節,眾目睽睽之下,他不可能拂了太後的面子,何況這也不算什麽大事。

只是陛下覺得她也許會心中不快,所以才精挑細選了這麽多好東西給她。

沈霽壓根沒有不高興,但陛下的這份心意倒是難得。

她笑了笑:“霜惢,好生收起來吧。本宮改日親自向陛下謝恩。”

送禮過來的是張浦,他沒跟著陛下一起出宮,反而被派到了沈霽這,恐怕也是陛下想看看她是什麽態度。

這會兒見沈霽笑盈盈的,張浦心裏的大石頭也落下來了,忙躬身笑著說:“娘娘喜歡,陛下定也是會高興的。”

“既如此,那娘娘先歇著,奴才這就退下了。”

沈霽笑著擺手:“親自送大監出去。”

*

只是平靜尚未持續多久,午後,宮裏就傳來消息,說林氏出了大問題。

今日陛下去林氏憑吊林太傅,這本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但林尚書卻在陛下面前明裏暗裏幾次三番地表示想要盡快將老太傅下葬,言不願意沖撞了太後聖壽,且林氏身為臣子,怎可讓陛下為難。

陛下尚未表態,林尚書的三弟便疾步到了陛下跟前,跪求陛下為老太傅做主,說老太傅絕不會是病逝,定是有人動了手腳,言之鑿鑿真情實感,陛下便派人請來了仵作和禦醫一同診斷,結果真驗出了不對勁。

林太傅根本不是病倒,而是中毒,只是毒發的症狀恰如氣血攻心導致猝死的症狀,剛好和林太傅之前暈倒相符合。

老太傅在家中被人暗害的消息一出,滿堂文武大臣皆驚,陛下怒不可遏,派人封鎖林氏,嚴查下毒之人,務必要將背後之人查出來。

這麽大的事,午膳沒用完就傳遍了長安城,人人都等著看林氏的笑話。

陛下下令嚴查林太傅中毒一時,鬧得林氏人心惶惶。尤其是林尚書更是整日坐立難安,擔驚受怕。

短短兩日內,整個林氏就分成了兩派,愈發割裂,爭論不斷,上下幾乎亂成一團,哪裏還有半點齊心協力辦喪事的樣子。

陛下大怒,命禮部操持一切,停靈七日一到,就安排老太傅風光大葬。

這麽一查就查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殿前司負責此事,將林氏順藤摸瓜查了個遍。

除了朝政繁忙之外,後宮倒是顯得平靜多了。

因為心中始終覺得虧欠了沈霽,秦淵隔三差五就往宸佑宮送去賞賜,一得空便常常陪伴,雖說不是獨寵,但她的尊榮和地位在宮中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