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 粉末 有人坐不住了

她不敢耽誤,急忙起身跪到了地上,伏身說道:“太後娘娘明鑒,妾身雖性子急躁了些,同沈寶林一向不睦。可妾身萬萬不敢再做出藐視宮規這般僭越之事。”

“那日沈寶林仗著寵愛對妾身出言不敬,妾身氣不過才同她吵了幾句,絕對沒有欺淩於沈寶林。”

戚寶林委委屈屈的說著:“沈寶林一向柔弱示人,反襯的妾身張狂。也不知怎麽傳的,竟讓太後娘娘這般誤會妾身。”

“你說那日是沈寶林先出言不敬?”太後挑眉看她,神色平靜得讓人看不出她在想什麽。

戚寶林有一瞬的慌張,卻還是強撐著鎮定:“啟稟太後,妾身自被您處罰以後,一直在宮裏潛心反省,不敢有誤。沈寶林當時雖只是采女,卻十分得陛下喜愛,那日也是從建章殿出來遇到妾身的。”

“沈寶林說……說妾身就算貴女出身又有何用,還不是不得陛下喜愛,妾身一時氣不過才同她爭論了幾句,還請太後明鑒。”

日光透過窗柩投射到戚寶林跪地的膝前,殿內安靜得恍若掉根針都能聽見。

時間一分一厘的過去,戚寶林伏地不起,不知道太後究竟看了她多久,她看不到太後的神色,緊張得心撲通撲通直跳,幾乎要從嗓子眼兒裏蹦出來。

良久後,太後淡淡地開口:“起來吧。”

戚寶林心口的大石頭終於落地。

可出乎意料的,太後並沒有提到絲毫關於沈霽的事,叫她一時猜不透自己這話究竟沒有起作用。

梅英在太後身邊說著:“戚寶林今日來是帶了厚禮的,娘娘可要看看?”

有人打圓場,戚寶林忙不叠地笑著說:“姑姑說得正是呢,妾身今日來一是為了求娘娘寬恕,二是為了給您送壽誕的賀禮。這賀禮父親是專程從東海快馬加鞭拉回來的,極為稀罕,與您正相稱。”

“哦?”太後揚眉看過去,“你既有心,哀家瞧瞧也無妨。”

戚寶林拍拍手,秋斐領著四個擡著賀禮的太監走進來,穩穩當當地把東西放在了殿內。

上面的紅綢蓋得嚴絲合縫,這麽神秘,太後也起了兩分興趣。

“太後,還請您親自掀開紅綢。”戚寶林屈膝在賀禮跟前,笑得討好。

梅英扶著太後從主位上下來,用一柄玉如意將紅綢挑開,隨著紅綢落地,緩緩露出裏頭一株朱紅色的深海珊瑚來。

半人高的朱紅色珊瑚,色如朱砂,顏色均勻,姿態遒勁如紅梅,光澤極好,果然是價值連城的好東西。

太後目露贊賞,繞著這株珊瑚走了兩圈:“你和你父親倒是有心,能尋到這般珍貴的紅色珊瑚。”

戚寶林眉梢帶笑:“深海珊瑚乃是靈物,這朱砂色的更是佛性深厚,是極為吉祥的好兆頭。父親說這紅色珊瑚可驅邪護身,鎮在長壽宮裏,再適合您不過了。”

太後伸手撫上珊瑚一角,輕輕摩挲:“珊瑚乃是佛教七寶,紅色更是被視為如來佛的化身,這麽大一株,實在是少有。”

她看向戚寶林,眼底總算多了兩分滿意:“你這孩子倒是知道怎麽討哀家喜歡。”

“梅英,收下吧。”

既然事都說完了,也就沒了一直留在這的必要,戚寶林看出太後喜愛,也實在畏懼太後威儀,很有眼力見的請了辭。

待人走後,梅英才輕聲說著:“戚寶林心思活泛,娘娘覺得如何?”

太後垂眼瞧一眼珊瑚,淡聲:“哀家雖然不理後宮事宜,可也算耳聰目明。”

“戚寶林不安分,性子急躁張狂,好在也不曾鬧出什麽難看的事端。後宮妃嬪數十,性子各異,只要不觸犯宮規,最要緊的,還是皇帝的心意。”

“當初她失寵是哀家插手,如今她既有心投哀家所好,哀家也不必對她太苛責。”

梅英笑笑,說著:“太後寬仁,是各宮妃嬪的福氣。只是奴才方才聽戚寶林說沈寶林先出言欺辱,也不知真假,倒有一點,這沈寶林近來風頭盛,陛下應是滿意。”

“左右一個平民出身的女子,又生得貌美,皇帝寵愛一陣又有何妨。她若乖順識趣,不太過專寵也就罷了。什麽風頭不風頭,再高,也只是個寶林。”太後神色平靜,扶著梅英轉過身去,“戚寶林的話,哀家還聽不到耳朵裏去。”

太後浸淫深宮多年,這後宮的彎彎繞繞,她見得比誰都多。後宮妃嬪,誰不想往高處走,誰又不想得寵。

皇室穩固,子嗣昌盛,只要不過分,鬧不出太大的事端,太後又何須放在眼裏。

後日就是太後的壽誕,陛下的意思是要好好操辦,屆時後宮妃嬪,天子近臣都會在兩儀殿為太後祝賀生辰,誰能入太後的眼,得太後兩句提點,還是要各憑本事的。

梅英笑一笑,這戚寶林這回,也算是聰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