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必猜了

上完了香,荊婉兒準備離開,她倒是很在意這個案子,似乎比之前遇到的都要奇怪。

轉身的時候,荊婉兒余光裏,有一抹幽紅飄在她眼角,她渾身一僵,驟然回過身。

是那從昨日一早,就擺在香爐邊的那束花。

能供奉在寶殿香案上的,自然都是供品,這束花能擺在這裏,自然是不一般,要麽是獻花的人不一般。

荊婉兒慢慢擡腳,走了回去。

因為她看到在那白花之間,有一顆紅色的果實結了出來,細細小小的,掛在枝葉上。

因為這果實長在這束花的背部,當你正對著上香的時候,是看不見的。

所以是荊婉兒轉過身那一刹那,以刁鉆的角度,被這抹艷麗的紅勾去了目光。

一個小和尚,握著掃帚,邊掃地邊慢慢地靠近過來,大殿裏沙沙的掃地聲音響亮。小僧穿著一身白衣,他那衣裳上,也幹凈的如他掃過的地。

“小師父。”荊婉兒叫了他一聲。

那小和尚慢慢擡頭,茫然面無表情,有禮節地沖荊婉兒行了個佛禮。

荊婉兒看著他,他似乎對荊婉兒出現在這感到不解,卻又不敢開口訊問。

“小師父,可否問一下佛前的這束花,有何名字嗎?”她聲音柔柔的,帶著微笑看著小和尚,“小女子從沒見過如此美麗的花。”

小和尚謹慎地看了看那香案上,收回目光盯著荊婉兒,好半日才說道:“回施主,那是海芋花,乃是唐宮的貢品。”

一句唐宮的貢品,讓荊婉兒被意外驚住,眼珠轉動:“難道說,是番邦獻給我皇的?”

小和尚握著掃帚不自在:“是的。”

萬邦來朝,頌我大唐。番邦小國帶來的奇珍異寶,齊聚大唐神都,而有些異寶全天下只有一件,

只會收進國庫中,供唐皇一人欣賞。

護國神寺中,竟有貢品。

荊婉兒再次看著那小和尚,“是陛下在寺中修行時帶來的嗎?”

小和尚搖頭,更加謹慎地許久才說:“乃是長樂王殿下在半月前獻供。”

來大雄寶殿燒香的時候,把此聖物作為祭品獻給了佛祖。

這對於心誠的信徒正是表信仰的方式。

荊婉兒覺得自己站在這裏,稍一伸手,似乎就能夠摘下那紅色的小果實。

小和尚冷眼旁觀:“用手碰觸佛前聖物,是對佛祖的不敬。”

荊婉兒放棄了想法:“每日,誰來侍弄這些花?”

小和尚說道:“小僧會來澆水。”

那小和尚繼續低頭掃地,白色的袖子一下一下揮動,把這空曠的大殿掃的一地無塵,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荊婉兒再也不想留,擡腳奔出了這大雄寶殿。

那小和尚這才擡起了眼眸,面無表情地看著大殿外。

——

“公子,今年年初,共有一百多位番邦使臣,進獻的物品有三百六十余種。”裴侍衛慢慢對裴談說道。

這就是大唐盛世,而今年的貢品數量,顯然還不是這些年最多的。尤其在天後臨朝的時候。

裴談發現荊婉兒回來後的不對勁,一問之下的結果自是叫人震驚和意表。

“海芋花是何國進貢大唐的?”能作為獻給唐皇的貢品,必然是各國孤品或者珍奇,要麽是大唐國土內絕未見過的東西。

裴侍衛才說道:“是一個叫孟加的番國。”

果然是名字也甚少聽,裴談想了想,說:“這海芋花想必是在他國內生長的奇花,可知共敬獻了

多少進宮?”

裴侍衛頓了頓道:“裴氏中有一位年輕子侄,正好供職於南書樓,據他查閱孟加的番國敬獻的是海芋花的花種,共計五顆。當日便被收入了宮中庫房,似乎後來是由禦花園的總管進行培植。共有三株成活。”

在大雄寶殿的只能是這三株中的一株。

裴侍衛聲音低沉:“還查到,三株成活之後,一株被移到了陛下的書齋,一株在移栽中出現枯萎,僅剩的一株花,被陛下賜給了皇後。”

韋皇後。屋內兩人吸氣聲,再次聽見了這個名字。

帝後之恩愛伉儷,所有獻到宮中的寶物,但凡有皇後喜歡的,是一定會立刻出現在皇後的寢宮。即便不是,平時中宗還要想著法兒,給皇後送上各種珍貴的玩物,以博皇後的歡喜。

“難道會是陛下,讓王爺把花作為獻禮送到了青龍寺?”裴談指尖微微敲在桌上,神情不淡。

荊婉兒不由說道:“若是聖旨,青龍寺的僧人絕不該那樣反應。”

或者說,真正見過佛前那海芋花的僧人,只有寥寥的人數,可只有每天負責掃灑寶殿的僧人,是一定會見到的。

那小和尚顯然很清楚這是貢品,但卻躲閃有所保留。

裴談卻有些沉默,若中宗真的要把什麽送給青龍寺,也不該是隨意從自己書房窗台中,賜給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