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正文結束,還有很好玩的後記!(第2/3頁)

這位共和皇帝,很可能是中國自有皇帝以來,少有的幾個(也許是唯一一個)不擔心權臣篡位的皇上!

“皇上,臣今兒剛剛得到在逃的清國恭親王常寧的消息。”李中山沒興趣和朱皇帝商量蓋房子的事兒(每回見面都商量,也煩了),所以寒暄了幾句後,就直接把賈國柱的報告給拿出來交給朱皇帝了。

“這是賈六的報告?”朱皇帝接過報告看了一眼,笑道,“果然跑去歐洲了……在哪兒避難呢?英吉利還是尼德蘭?”

“都不是,”李中山說,“他去了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怎麽投到奧斯曼帝國那邊去了?”朱皇帝一愣,“奧斯曼帝國不是和咱挺親近的?”

“他不是去投奧斯曼帝國,而是帶著福全的羅刹辮子軍來了個白衣渡黑海,奇襲君堡城!那個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四世這回被搞成‘穆雲長’了,大意失君堡,現在已經從維也納城下敗走貝爾格萊德了。”

“啊,這個常寧這麽厲害?”朱皇帝詫異地看著李中山,心說:他和你打的時候,好像很沒用啊!

李中山得意地笑了笑:“常寧也是久敗成良將了……皇上,您是不是下詔給他封個王,勉勵他一下?”

“封王?”朱皇帝一愣,“朕憑什麽給他封王?”

“他不是皇上您的義子嗎?”李中山笑道,“皇上怎麽忘了,常寧就是朱長寧啊!”

“對啊,”朱皇帝這下想起來了,“康熙是吳玄燁,常寧是朱長寧……這可真是親兄弟啊!”

“絕對是親的!”李中山點點頭,“朱長寧這回也算揚威異域,皇上給他封個王,再認個親戚,也算是給明清之戰一個了結……這樣國中還夢想著反明復清的那幫余孽,也能有個遠遠的去處。”

李中山現在提出的建議,朱皇帝是可以拒絕的——朱皇帝是朱家大族長,和朱長寧認親的事兒,他可以說了算。他要不認,李中山也只好作罷。

不過朱皇帝也不知道該不該怎麽決定,於是就扭頭看了眼鄭經,笑著問:“賢之,你覺得這事兒……妥嗎?”

鄭經笑道:“妥啊,之前您都給他賜了國姓,現在更進一步,又有什麽不妥的?況且,他都溜去羅刹、羅馬了,認個遠親,說不定以後還有利用價值呢!”

陳永華也插話道:“皇上,朱長寧這一支宗室遠親,以後很有可能成為大明插手歐洲事務的一個抓手!”

朱皇帝輕輕點頭:“既然你們都這麽說,那朕就勉為其難認了這個義子……對了,朕要封他個什麽王呢?”

“平西王!”李中山說,“封他當個平西王……君士坦丁堡在大明的西邊嘛!”

“行!”朱皇帝點了點頭,“就封他一個平西王……算他一個原支宗室,給個郡王銜!”

“皇上聖明!”李中山笑著,“臣可得替常寧多謝皇上的恩典了!”

朱皇帝笑道:“好說,好說……對了,你和吳世璠也挺好的,要不要朕也封他一個什麽王?”

李中山搖了搖頭,說:“封王小了,得封他個兒皇帝……吳世璠西行之後,畢竟是數萬裏疆土的皇上,他是不可能自降身份為大明親王的。不過一個兒皇帝,他應該是會接受的。”

兒皇帝也是皇帝嘛!

而且中國歷史上也有過先例,那個先例幹得事兒和吳三桂還有點相似,都是引狼入室!不過石敬瑭档次更高,是認賊作父。而吳三桂則是認賊為主,比石敬瑭還不如啊!

現在朱皇帝肯收吳世璠當兒皇帝,吳世璠應該是心滿意足的——他當了大明兒皇帝,那吳應麒、吳世琮想要篡位就有點麻煩了。

“那行啊!”朱皇帝笑道,“朕也挺喜歡世璠那孩子,他可比長寧討人喜歡多了。對了,世璠當了朕的兒子,那小艽就是朕的女兒,回頭朕再封她一個公主吧!”

好嘛,吳小艽這下是兩國公主了,在公主界也算是獨一份了。

李中山又替吳小艽言了謝,隨後他又對朱皇帝說:“皇上,這義子義女的,您認三個是認,認四個也是認……不如再多認一個吧!”

“行啊,”朱皇帝問,“世凱,你還想讓朕認誰當兒子?”

“日本國的靈元天皇。”李中山說,“皇上,咱們要他削去皇號有點難,您要和他平起平坐又有點虧,不如折中一下,收他當兒子吧!”

“好啊!”朱慈炯笑道,“朕又多一個兒子……那個德川將軍要不要也收了?”

“這倒不必,”李中山笑道,“皇上支持兒天皇,臣和德川將軍有親,正好去扶一把將軍家,這樣日本國內就能一直狗咬狗的鬥下去了。”

李中山和德川家的親戚也是“認”的,之前那個大久保忠朝不是提出把女兒送給李大將軍當小妾嗎?德川光國得知後,就安排大久保忠朝的女兒認德川綱吉為父,然後加上德川苗字後送到大明,成了李大將軍側室團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