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大清,亡國,瓜分!

十一月初四,臨清州城。

連著下了幾日的大雪,終於在今天上午停了下來。

也許是因為歷時六十五年的明清交替之戰打得過於慘烈,數十年連綿不絕的天災人禍,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口,比起前明萬歷年間減少了一億還多!所以當這場戰爭終於因為大清的滅亡而基本宣告結束的時候,上天才會降下如此大雪,使得天地皆白,仿佛天地同悲。而這場豪雪也許還有另外一層深意,就是要用這一片雪白,埋葬這場持續了六十五年的人間悲劇,同時也告訴普天之下的人們,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臨清州城外,十數萬明軍將士,全都穿上了嶄新的軍服,戴上了擦得鋥亮的頭盔,有些配屬了胸甲的騎兵更是把自己的胸甲擦得都能當成鏡面來使用了!所有部隊,都以營為單位,排出了整整齊齊的方陣,步兵們的火槍上的刺刀,如同一片片閃耀著榮光的鋼鐵叢林!騎兵們也抽出了雪亮的馬刀,緊握在胸前,刀尖朝向天空,陽光之下,寒芒奪目,攝人心脾!

一面面赤色的軍旗,在各營、各旅、各師的隊列前迎著朔風,獵獵飄揚,展示著這些以血色為底的旗幟所凝聚的全部犧牲和光榮!同時也昭示著用六十五年鏖戰和無數鮮血鋪就的勝利,是多麽的來之不易!

這六十五年的亂世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失去了無數的生命,但今天站在臨清州城外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所取得的勝利,也是前所未有的!他們開創的共和時代,同樣是前所未有的!

這不是一個帝王家天下的王朝,而是一個屬於天下人的大明共和之國!

天下為公這個早就被華夏先賢寫入經典,當成終極政治理想的主張,終於在華夏大地遭遇第二次亡天下之禍後,被經歷了亡國亡天下之痛的一群儒者們發掘出來,並且加以發展,最終形成了一套較為可行的新制度。而這套共和新制又在後來再度燃起烽火的反清復明鬥爭中發揚光大,將推翻滿清王朝恢復朱家天下的“家天下之爭”變成了滿清王朝和天下國人鬥爭!

滿清再強,又怎是萬眾一心的天下國人的敵手?

當大明的國人們為了自己的天下而反清的時候,他們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哪裏早先那些一個月連一兩銀子的軍餉都拿不齊的明軍大頭兵能比的?

這個共和大明的天下,可是屬於這些為了共和大明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國人戰士的……而且是實實在在的!

他們不僅有豐厚的軍餉,充足的供應,精良的器械,等平了滿清之後,他們還可以論功分地——打平滿清後,沒有國人的升國人,有國人身份的升國士,國士還可以更進一步加官進爵!當然了,加官進爵不容易,但是還有軍功田可以分!

東南人多田少,早就分無可分了。但是北方和西部人少田多……河南、山東、直隸到處都可見荒地!遼東關外更是有廣闊天地,大有可分啊!

所有人都在等待,連臨清州城南門的城門洞內呆然肅立的大清末代皇後楊小彌和梁九成、趙昌,以及準備進行投降儀式的數百清軍的軍官士兵,都在悄然無聲地等待。

才剛剛掌了幾天大權,都還沒來得及品嘗那口只有最高權力才擁有的甘甜的楊小彌,現在一身素縞,有氣無力地站在康熙皇帝躺平的那口棺槨旁邊,一雙眸子裏面滾著淚花兒……也不知道是在為她自己流淚,還是為她的大清朝流淚?

今天不會有攻城守城了,只會有一場“無條件投降”儀式,是受命已崩的大清末帝康熙為大清收拾爛攤子的楊小彌代表大清朝廷向大明北伐軍的統帥,大將軍錄尚書事李中山投降!

雖然楊小彌這個大清皇後的投降也不等於散在各地,特別是關外、口北的大清一方的武裝都會放下武器向大明投降或是歸順大清。但是楊皇後一降,屬於大清的大義名分也就沒有了!

根據康熙遺詔執掌大清朝政的楊皇後降了,輔佐大清皇權執政的南書房大臣們也投降了,象征大清皇權的那二三十枚皇帝印璽也會一並交出去,而在這些皇帝印璽交出去之前,楊皇後還會利用這些皇帝印璽,以大清攝政皇後(不是太後,因為不會有新的大清皇帝了)的名義向各地擁兵自守的大清諸侯和守臣下達向明軍投降的懿旨。

並且還會告訴他們:大清……亡國了!

面對大明國人軍壓倒性的優勢,那些散在各處的清朝余黨在收到楊小彌的懿旨和大清亡國的消息後,多半會就坡下驢……當然了,這夥人是不會“無條件投降”的,他們還是要利用自己手裏的軍隊和地盤同大明討價還價的。

大家都在等李中山的大駕,而他現在正在自己的帳篷裏面,穿著一身嶄新的大明親王蟒袍,正端坐在一張書案後面,手裏提著一支毛筆,抑制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在給朱三太子寫奏章……報告大清末帝康熙陣亡,大清攝政皇後楊小彌投降和大清亡國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