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福全的野望!(第2/4頁)

另外,在英王府邊上,和莫愁湖國賓館之間,還有一座新開辦的莫愁湖小學堂,是李中山自己掏銀子贊助著開辦起來的,差不多就是天地會子弟學校吧,包括李中山自己的兒子李秀清和李秀全,還有兩個女兒,現在都在那裏上學——這所小學那可是整個大明頭一等的重點公立小學,莫愁湖的兩座王府那可是妥妥的“學區房”!

因為有了“學區王府”,所以李中山現在也不在大將軍府裏住了,下班就回家,也不出去瞎混,就在自家的王府裏面和吳小菟、吳小艽、楊小環她們仨,還有秀清、秀全、秀成、秀忠四個兒子,以及五個女兒,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這大概就是天倫之樂吧!

他才三十出頭的年紀,房子住得是學區王府,還是湖景房!而老婆有三個,不僅貌美,還都是有來頭的,小菟、小艽都是大周的公主,小菟還有大明郡主的封號,楊小環也不差,是堂堂大明的英國夫人——這個“國夫人”並不因為她是李中山這個英王的小妾才封上的,是因為她的兄長封了隋國公,妹子楊紫雲是朱皇帝最寵愛的楊貴妃,這才封上的。至於孩子,已經有了九個……真是妥妥的成功人士啊!

而今兒李大成功人士坐著他的四輪大馬車,在一隊山字營騎兵的護衛下,回到英王府的時候,才一出馬車,就看見自家的王府前院裏面還停著一輛和他的四輪大馬車一模一樣的大馬車,馬車上還掛著翼王府的牌子——這是鄭經的大車!

這個鄭經在共和大明混得可是如魚得水,不僅是大明頭一號的大資本家,而且還大明朝中僅次於“十八子國人系”的“延平國士系”的首領。

所謂的“十八子國人系”,又稱“國人派”,就是以李中山、李輔臣、李來順三個李姓親王為首,再加上天地會當中主張保護國人利益的議政所組成的政治派系。他們代表的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國人、國士,主張分田地、抑兼並,主張普及教育……首先要讓所有的國人子弟可以接受義務教育。

而“延平國士系”又稱“國士派”,是以原延平王鄭經,延平王府咨議參軍陳永華為首領,加上一批延平舊部和一批代表大商人利益的議政組成派系。當然主張放松抑兼並政策,減少工商業的稅賦,特別是“通行稅”(類似厘金),也不希望搞義務教育,主張鼓勵民間辦私學。

總之,這兩派勢力都挺大,主張的政策也存在沖突,但李中山和鄭經都有意控制著底下人的矛盾,避免矛盾激化,維持合作關系。

當然了,就目前而言,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國士派是鬥不過背後站著整個大明陸軍的國人派的……就算是海軍,那也是苦出身的國人多,所以也不跟後世小日子的陸海軍狗咬狗一樣鬥個你死我活。

所以國人派占了明顯的上風,而國士派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國人派的一個分支……他們並沒有自己的會黨,國士派的主要成員,也都是天地會的成員。

而鄭經也沒有和李中山爭奪大將軍錄尚書事這個位子的意思,他和李中山的關系也一直維持的不錯——派系之間有矛盾,不等於他們的私交不好,而且雙方的矛盾也沒到非分個高下不可的地步。

李中山也沒分了鄭家的土地,更沒收稅收得鄭經的買賣做不下去,而且鄭經搞出的那個“阿卡共和城邦”,惹毛了帝國主義後,李大將軍也肯出手幫他善後。甚至在南洋貿易公司即將遭遇經營困難的時候,還積極幫著他找出路……條件只是鄭經辭去福建巡撫(由他的心腹洪磊接任),他本人來南京當領議政而已。

“世凱兄,你和法國人談得怎麽樣?這個南洋貿易……”

今兒鄭經大老遠的跑到李中山的英王府,當然是為了打聽第一手消息的。不過他來早了,李中山還沒到家,所以就由隔壁南王府過來的李輔臣和他一起在王府的偏廳當中喝茶聊天。這會兒看見李中山已經回來了,就趕忙出迎,和李中山見過平禮後就跟著打聽起來了。不過話沒說完,才想起來李中山他爹今兒也在英王府。

李輔臣是來南京當軍學總監的,這個位子主管軍事教育(陸軍、海軍的軍校都管)。在大明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軍,和海軍總監、馬軍總監、步軍總監、炮兵總監、工兵總監、軍工總監、後勤總監相同。談不上權重,但是絕對位高。

而李中山設立這八大總監的目的,當然還是為了統一軍令軍政,得把李輔臣、李來順、劉進忠、吳國貴這一類的頂級軍頭,還有比他們更次一等,但是也得好好供起來的軍頭,都給他安排上。

李輔臣當然不會出迎……他可是當爹的!知道兒子來了,還大馬金刀的在屋子裏坐著,等著兒子來和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