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到九江去,活捉吳三桂!(第2/4頁)

“那咱們該怎麽對付?”李中山接著問。

周昌道:“首先,咱們要拿下九江府……不拿下九江府,咱們對長江的控制就有點虛,如果湖北境內的長江上打得不好,恐怕就得退回安慶。”

他頓了頓,“其次,咱們還是得解了南昌之圍,將老王爺的大軍從南昌城內解救出來……和老王爺合兵之後,咱們的兵力就雄厚多了。接下去是向湖南進軍,還是向武昌府進軍,那主動權就都在咱們手裏了。”

李中山又思索了一番,“也就是說……關鍵就是打九江,解圍南昌!咱們的兵力好像有點不夠……對吧?”

“的確不是很夠,”周昌笑道,“咱們這十余萬人要打下九江或是在南昌周圍和吳三桂決戰,都是足夠的。但是要同時幹這兩件事兒,兵力還是少了一點。”

姚啟聖補充道:“如果咱們先解決九江,再解南昌之圍……就怕老王爺被圍得糧盡!

如果咱們不管九江,直接去解南昌之後,搞不好會被南昌外圍的吳周軍和九江出來的吳周軍腹背夾擊!”

李中山笑道:“看來咱們得派個人去幕埠山把李自成找來包圍九江的吳三桂了!”

說著話,他又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弟弟李中正,笑道:“中正弟,你辛苦一下,去一趟幕埠山吧!”

……

向東!向東……去抓吳三桂!

夜色當中,大隊大隊的軍隊沿著從湘、鄂、贛三省交界處的幕埠山幾條山路,在滾滾向前運動。一片人喊馬嘶的聲音。這支從幕埠山“抗吳根據地”的開出來的軍隊,當然是化名李奉天的老闖王李自成親率的,盤踞在幕埠山當中的忠王府軍了。由於吳三桂的軍中吸納了許多因為李自成忠實執行《天朝田畝制度》而喪失土地的湖北土豪劣紳,讓他們當了還鄉團,所以發生在湖北的武昌、漢陽、安陸、德化、黃州等五府的吳周軍和忠王府軍之間的戰爭,居然有了一些“土地G命戰爭”的意思了!

既然是“土地G命戰爭”,那麽參與其中的人可就多了!這不再是兩個軍閥集團或是兩或封建領主、兩個封建王朝之間的戰爭,而是吳周封建王朝和鄂東土豪劣紳同鄂東五府勞苦大眾之間的戰爭!而且李自成這個集團在鄂東五府推行的《天朝田畝制度》是有“共和大明”背書的。

“共和大明”可不是什麽流寇山賊,而是繼承了“帝制大明”法統的天下正統!

雖然那些鄂東的勞苦大眾本來也不覺得“共和大明”有多正統,可是當大家夥拿到以“共和大明”之名分配的土地之後……仔細想想,全都覺得“共和大明”那是太正統了!

既然是天下正統分配的土地,那就是他們合法擁有的土地,名正言順,理直氣壯!那些土豪劣紳想要回去,那就是反賊!

所以保衛“共和大明”就是保衛他們自己的土地……而且聽說這個共和大明挺有錢的,等保衛妥了還能給大家夥發一筆軍餉和獎賞!因此鄂東五府的勞苦大眾保衛“共和”的決心那叫一個堅定啊!

而且由於吳三桂急於東進江西,沒有及時對逃進幕埠山的忠王府軍進行清剿,甚至連幕埠山腳下的平原上的鹹寧縣城都沒派兵去攻占,使得李自成和忠王府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很快就在幕埠山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了。

而當吳三桂的“百萬大軍”在小孤山、八裏江、小池口、城子鎮、武穴鎮連續遭遇大敗,甚至吳三桂本人都被困在九江府城內的消息傳到幕埠山時,那可真是滿山沸騰啊!在各個山谷山坳裏眯著的忠王府軍全都高興壞了……這可押中寶了!吳三桂要完,他們回頭都是共和功臣,當了功臣,不得多分個幾十畝土地犒勞一下?

於是李自成的忠王府軍又光速擴張了一倍!好多原來還比較老實,還在為吳三桂的還鄉團士紳當佃戶的農民都丟下鋤頭,上山投李闖了。

一時間,武昌府城周圍的農村裏面都很難見著青壯年農民了!

而李自成的勁頭就更大了,在九宮山見到李中正,並且從李中正那裏得知了打輸了“小孤山之戰”,丟光了水軍主力的吳三桂已經被困在九江府城,而且很可能還一病不起,動彈不了之後,可真是高興壞了。都沒和李中正談錢,就立即下達了動員令,整整拉了五萬人浩浩蕩蕩向幕埠山東面進發。

李自成本人則騎在馬上,和忠王府行軍司馬司下面的參軍們還有遠道而來的李中正一起抹黑前進。這個吳三桂的“老夥計”,現在也是年過七旬的老人家了,還能那麽矍鑠,除了再次品嘗到了權力的甘甜讓他整個人都煥發了一波生機,就是因為還有一個亡國大仇,還有那麽多老兄弟被殺的仇沒有找吳三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