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頭兒,快打錢!(第2/4頁)

“明白!”李中正點點頭,“咱們一要示強,二要用銀彈來砸!”

“對,就是這樣!”李輔臣道,“差不多了,咱們也上船吧!”

……

李輔臣、李中正父子倆是在如今的安徽省會安慶見到李中山的。

李中山返回南京的這一路走得並不急,是一邊走一邊視察各地的防務和地方政府、議政會組織情況的。

情況嘛,只能說差強人意吧!

首先是安徽各地的防務布署情況不是很理想……淮西紅巾跟著李中山打了不少漂亮仗,這次沒有能進入洛陽的“將軍上洛”的主力也是他們!

既然有強兵在手,那麽安徽巡撫呂留良和安徽提督李師膺(李輔臣的老部下)也就沒在城防上花費太多——當然了,錢糧也不是很夠。安徽巡撫衙門還得全力以赴支持李輔臣在皖南的作戰呢!

其次,安徽地方上的國人政權和國人議政會的組織工作推進的也不大好……主要原因是沒有什麽國人、國士。

只有淮西老區鳳陽府、潁州府、滁州、泗州的國人政權、國人議政會開始搞起來了。這兩府兩州都是淮西將士們的家鄉,大量的集寨實際上已經“國人化”了。

有了大量的國人、國士之家作為基礎,國人政權和國人議政當然可以推進了。

不過這兩府、兩州的國人和國士卻搞得李中山挺頭疼的——這些人想要分配土地!還想要盡快解決淮河、黃河水患!

這兩件事兒其實是可以合一的……因為淮河兩岸的人口密度並不大,而且還存在大量因為水淹而荒廢的土地。如果淮河、黃河水患能得到緩解,這些土地就可以分給淮西國人了。

可是黃河、淮河要怎麽治理?又得花多少錢?

“紫垣,你想到該怎麽治理淮河和黃河了嗎?黃、淮治理已經停了四年了……淮西那邊的人都快急死了,就怕什麽時候來場大水把他們的老家給淹了。”

在安慶的安徽巡撫衙門裏面,等著自己的老爹李輔臣前來見面的李中山,趁著空閑,就在和河道總管靳輔商量治理淮河、黃河的事兒。

靳輔的衙門並不在安徽,而是設在淮河、黃河、運河交匯處的淮安——那裏就是淮河、黃河禍害淮北淮南地區的最根本原因!

在李中山回軍安徽時,這個靳輔正在泗州視察堤壩,在李中山召見他的命令送到後,他馬上就快馬加鞭趕到安慶,抵達安慶後的第二天,就被宣到巡撫衙門見李大將軍了。

“大將軍,那些淮西人急得挺有道理的……淮河、黃河這兩年搞不好就要大泛濫一次,因為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大泛濫了!”靳輔解釋說,“因為黃河奪淮以來,黃河的泥沙不斷沖入淮河下遊河道,由於淮河下遊水面開闊,水流平緩,泥沙容易沉澱,河道自然就不斷被擡高。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淮河下遊河道高於中遊情況,這就是所謂淤塞!河道一旦淤塞,河水就很難排入大海,自然就要發大水了。以往應對的辦法就是不斷加高堤壩,把淮河逐漸變成如黃河一樣的地上懸河。可淮河的水流不是黃河能比的,所以……”

“那辦法是什麽?”看見靳輔吞吞吐吐,李中山幹脆就追問道,“再開一條黃河入海河道行不行?”

靳輔沒想到李中山能提出這樣的解決辦法,稍稍一愣,然後挑起大拇哥道:“大將軍聖明!這是一勞永逸的辦法……不過要開一條新的入海河道,就必須得從運河河道上通過。而且黃河河道和運河河道還不能聯通,否則黃河泥沙就沖入運河,要不了幾年,運河又要堵上了。而且運河也通淮河的,泥沙一樣可以通過運河流入淮河。”

“那就停掉淮北漕運吧!”李中山斬釘截鐵地道。

“眼下倒是可以暫停漕運,”靳輔斟酌著道,“但是將來天下一統之後怎麽辦?朝廷要如何向北京輸送糧食?”

“海運不就行了?”李中山一拍大腿道,“這事兒就這麽定了……紫垣,這麽個工程要花多少錢?”

就這麽定了?這也太草率了吧?

靳輔愣了又愣,其實斷漕保淮不是啥仙招,老河道們都知道。

但是知道歸知道,可誰也不敢提出——因為誰提出,誰就是河道衙門上下、漕運衙門上下,還有運河上不計其數的漕工們的死敵了!

一來,黃河、淮河治利索了,以後不需要年年砸錢維持了,北方運河則一下給治死了,以後也不花錢治理了,河道衙門怎麽辦?別說油水了,要不要開下去都是個問題!

二來,漕運斷了一大半!漕運衙門能答應?吃漕運飯的漕工能答應?

雖然現在大明轄區不包括北方,而且是河道衙門、漕運衙門都已經辦起來了,而且淮河上的漕工也不少……他們現在可能吃不到北方的油水,將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