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這個內戰打著打著,怎麽就變成殖民擴張了?(第3/4頁)

還別說,曹寅給楊起隆指出的這條奪國路線圖可行性還是相當高的!而且對楊起隆而言,顯然是一條極佳的出路。

他其實有點“人菜癮大”的毛病,和那個耿精忠有點像。

不過他的菜是相對泱泱中華而言的,以他的實力要是去搞朝鮮,而且還能得到大清、大明的支持,應該不會輸吧?

楊起隆聞言大喜,笑著問曹寅:“寅哥兒,這事兒您怎麽那麽順溜啊?”

“那當然了……”曹寅笑道,“三哥,你知道我祖上是誰嗎?”

“您祖上……啊,曹孟德啊!”楊起隆趕緊沖曹寅拱拱手,“失敬,失敬……寅哥兒,你可是家學淵源,這次你一定得幫我,我們一起去朝鮮篡個國怎麽樣?”

曹寅擺擺手:“怎麽能叫篡呢?這叫順天應人!”

“對,對,順天應人!”楊起隆拍了拍巴掌,“咱們一起順天應人!以後有福同享!”

“好,一言為定!”曹寅笑著道,“楊三哥,既然您都答應了,那麻煩您再寫個折子給皇上……”

楊起隆一愣:“什麽折子?”

曹寅道:“寫個報功的折子!前兩天的永定河大戰您是有功的!

另外,您再寫封信給小彌,和她說說改嫁皇上的事兒……這個福全是好不了的,小彌實在沒有必要給他一直守著,而且小彌也對得起福全了,該改嫁就改嫁!

她改嫁了,您才能當大清的國舅!您當了國舅,皇上才能放心讓您去朝鮮監國。”

楊起隆嘆了口氣,點點頭道:“好,我寫……可惜裕王了,挺好一個人,眼看著就要沒了。”

……

“雙玉兄,這次可多虧你了!要不然這大清可就要被大明國拉過去了……那樣,將來的天下多半又要姓朱了!”

“皇上,外臣只是奉命行事,我爺爺也視大明為強敵,所以就想和大清結盟聯手……也不是為了滅了誰,不過是想維持這三四分天下的平衡而已。”

“朕也是這麽想的,雖然天下終究是會一統的,但那也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後的事情了。我輩都未必能見著……現在維持三四分的天下,是最好的!對了,朕得了大河南方面的奏報,說大明的李中山正屯兵汜水關前和大周皇太孫吳世璠在對峙!你這次南下,要不要順道支援一下吳世璠?”

北京城西南,盧溝橋上。

康熙皇帝正在和吳世玨話別……盧溝橋的西岸,兩萬大周兵正整裝待發,而盧溝橋東,則是同樣數量的清軍。

而康熙、吳世玨二人,則立馬橋上,面對面在交談。

吳世玨是在永定河大戰後的第五天,得到吳三桂讓他馬上南下去河南歸到吳世璠麾下的聖旨的。

而吳三桂急令吳世玨南下的原因,則是上洛的李中山和由南陽北上的吳世璠在汜水關,也就是虎牢關一帶發生了沖突。現在兩軍數萬人正在汜水關一帶懟著呢!

不過雙方並沒有發生激烈沖突,只是稍微接觸了一下,吳世璠就退守關隘,而李中山則屯兵在了汜水關附近的廣武山。

話說回來,現在大明、大周對峙的位置,對大清好像有點不尊重啊!

因為無論是汜水關還是廣武山,全都是大清的地盤!

而李中山、吳世璠兩人爭奪的洛陽,現在雖然還在清軍手中,但無論大明、大周,好像都已經將洛陽當成了一件和大清沒有一文錢關系的戰利品了。

而康熙現在受困於內部不穩,所以也無力出兵支援……所以就只能指著大明、大周來個兩敗俱傷了。

“不瞞皇上,”吳世玨道,“爺爺的確讓我去河南走一趟……不過我不是去和李中山打仗的,我是去解鬥的!”

解鬥?

康熙心裏那叫一窩火,那可是大清的地盤!你們倆就這樣在廣武山和虎牢關之間對峙?不需要征求大清的同意?

而更讓康熙感到無比憋屈的事兒,他都不敢向吳三桂、李中山宣戰……現在的大清最要緊的是休養生息,河南那邊丟一點地盤就丟一點地盤吧!

所以康熙也就只能盡可能挑撥一下吳李關系了。

不過吳世玨並沒有太當回事,因為他知道吳世璠和李中山為什麽鬥了,那是因為吳小艽啊……老爺子想把小艽嫁給李中山的弟弟李吉慶——沒安好心啊!

而李中山也是個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所以就打著“入洛”的名義來了。

至於吳世璠,多半也是應付差事……就等著吳世玨這樣兩邊都能說的上話的人去調解呢!

這事兒也沒什麽難的,把吳小艽給李中山不就得了!

看見吳世玨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康熙就又斟酌著開始忽悠了:“雙玉兄……請您轉告大周天子,我吳玄燁感念他老人家的大恩,只要他老人家一句話,朕願意出兵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