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投明狀!(第2/3頁)

“軍師,這位羅千總也是大明功臣之後,是咱們的自己人!”李中山指著羅大為對周昌道,“他的九族都跟著一起投明了!”

羅大為的九族就分布在宿州、蒙城、懷遠、靈璧、五河一帶,都是元末鬧紅巾,晚清鬧撚軍的好地段,地名都是一堆這個“集”、那個“集”的,大清官兒們看到就急啊……都他媽的是要錢沒有,要命不給的主兒!

但是打天下就得靠這幫人!

而羅大為現在帶著九族一起投靠,還把自己家族居住的羅家集交給李中山屯兵,還把自家一族的壯丁都變成團練準備幫砍人……這個革命立場已經非常堅定了,完全可以信任!

而李中山和周昌強調“他是自己人”,就是要讓周昌當著羅大為的面說機密的事兒,以示信任。

“軍師,你覺得尚淑英靠得住嗎?”李中山接著就問起了最機密的事兒!

“中堂,”周昌道,“尚淑英是真心投靠大明的!”

李中山點點頭,未置可否。

“但她未必真心投靠中堂……”

這是有區別的!

現在尚淑英的丈夫是北王劉進忠,她的幾個兄長又都是東王耿精忠的心腹。她在大明的利益明顯大於大清和吳三桂!

但……她和李中山有多少共同利益?

周昌分析道:“現在鳳陽的大局已定,滿韃子江西大營的兵正和江南、江東大營的兵一起打南京。淮西這邊……他們是無力派出大軍的,除非徐州被咱們攻破。如果中堂在這個時候突然沒了,那劉北王只要不打徐州,就能在鳳陽安心做大。等到時機成熟,再出兵替南京解圍。今後的南京朝廷可就是東、北二王當家了!”

李中山點了點頭,又扭頭看著羅大為:“羅千戶,你說本部閣應該如何應對?”

羅大為一拱手,一臉忠義地說:“主公,您要信得過臣,臣願率淮上壯士為主公奇襲徐州!”

這就叫上主公了……這個羅大為還是很會“梭哈”的!

李中山也許就是他這個層次的小豪強這輩子……不,是幾代人可以遇上的唯一一個“主公”!

現在不梭哈,你更待何時?

“軍師,”李中山對周昌道,“你和大為一起幹!”

“是!”

“大為!”

“臣在!”

“把你九族的壯丁都召集起來,本部堂要把他們編成淮軍團練,再帶著他們去攻打宿州城!”

“臣領旨!”

……

此時的徐州城位於河南……黃河南岸!就緊挨著黃河岸堤,黃河在上,徐州在下,徐州城的老百姓一擡頭就能看見懸在他們頭上要命的黃河!

可問題是這黃河再要命,他們也無處可去,只能老老實實在黃河腳下呆著,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徐州城修了又修!這城不僅得高,還得厚!別的地方修城是用來對付敵人的火炮和攻城勇士的。而徐州城是用來對付黃河決堤的……兩者的威力壓根不在一個層次上。

而且敵人……什麽時候才會來?

而黃河自崇禎年間開始就動不動要決口一次,小的決口那是年年都有,大的決口那是幾年一次。

所以修徐州的工程,那是絕對沒有偷工減料一說,只有加工加料——好不容易當上知府、總兵,可別大水一來城塌了人淹死了,這多少銀子都白貪了。

而且徐州被水淹根本不是偶然事件……

除了城池特別堅固,徐州城的地形也非常險要,北面、東面直接就是黃河!根本沒法展開部隊,南面是雲龍山、雲龍湖,部隊一樣展不開。只有西面是平地,可以展開部隊。但是西面的平地也在黃河腳下,不攻占黃河堤壩,誰也不敢臨河紮營。

可攻占河堤……萬一敵人先下手扒了大壩可怎麽辦?

所以這個徐州城絕對是李中山這個攻城專家都看到頭疼的城堡!

這都不是打不打得下來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法打的問題!

而對於守著徐州的總兵尚可教,知府年遐齡而言,徐州城就是他們在亂世當中建功立業的本錢!

只要他們守著徐州,那麽進可以為大清建功立業,退則可以在未來的新朝當中有一個安身立命的本錢……

不過要讓他們馬上在明清之間做個選擇題,他們肯定還是會選大清的。

畢竟他倆都是打小就留辮子當旗人的,早就把大清當成自家的國了,而且他們的家眷也都被攝政王福全扣在了北京城。

如果他們敢反叛,那可立馬就得當孤家寡人了!

另外,現在的大明看上去也不像很快就要席卷天下的樣子……南京城都快被嶽樂、傑書的兵圍困嚴實了。這將來的天下,說不定會姓吳吧?

所以當他們倆得知大明北王劉進忠的王妃尚淑英來求見,都感到非常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