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吳三桂,你無恥!李自成,你卑鄙!(第3/3頁)

王輔臣揮揮手,說:“快去……見著李自成後要自稱李吉貞,還要管李自成叫伯父。”

“大人,您放心吧,兒子知道了!”

……

漢陽府城東面的漢水這段時間因為連著下了幾場春雨,水位也開始漲了起來,卷動著翻騰著一直注入滔滔長江。

在漢水西岸的碼頭旁邊,一條接著一條掛著“順風行”旗號的運糧船,正在排隊靠上碼頭……靠上一座座戒備森嚴的碼頭!

這時候天色灰蒙蒙的,還有綿綿春雨不斷落下。就在霧蒙蒙的雨中,整齊的“忠王軍”士兵正在默默上船。而在碼頭外圍,還有許多扛著長槍的忠王軍兵士擔任著警戒,將閑雜人等都遠遠擋住了。

與此同時,漢水對岸的漢口鎮的漢水碼頭同樣戒了嚴,十步一崗,五步一哨。漢口那邊的碼頭上除了白帽青袍的忠王軍官兵,就再無旁人了。

不過漢陽這邊的碼頭上人倒是不少,至少有一萬數千的忠王軍精兵,正在登船,準備出發。

在漢陽碼頭上面,兩個戴著白色紅纓笠帽,船只青布長袍,系著護腰,手按劍柄的闖軍大頭目,正信步而走。每過一處兵士集中的地方,所有的官兵都會向這兩位上了年紀的闖軍大頭目下跪行禮。這兩個闖軍大頭目,一個就是闖王李自成,現在的“老忠王”,另一個則是曾經和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等人一起在夔東山區堅持多年的南明荊國公王光興。

王光興在明朝末年的時候也幹過反賊,不過後來被熊文燦招安,當了明朝的軍官,一當就是二十六年……當到永歷朝都沒了好幾年,還在當!

不過這王光興雖然沒有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這些人能鬧騰,只是抗清的態度極為堅定的,甚至在李來亨的夔東義軍失敗後,他仍然帶著手下在施州衛的大山裏堅持了兩年,才剃發降清。

但是降清之後,他也沒有離開施州衛,而是走了門路,繼續留在施州衛當地頭蛇,直到李自成在澧州起事,才讓劉一虎去聯絡他一起反清。

王光興已經上了年紀,本不想再出山幹反清復明了。可沒想到李自成的反造得有聲有色,而且吳三桂那邊的形勢一片大好,不過他不願意投吳三桂——當年吳三桂騙過他,他不信任吳三桂!當年吳三桂在明亡之後的第二年帶兵南下追剿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余黨,曾經飛檄王光興的哥哥王光昌會師剿賊。而王家兄弟居然不知道吳三桂已經落水當漢奸了,王光昌傻乎乎帶兵去會師,結果被吳三桂抓住強行剃發降清……這也太無恥了!

所以王光興最後就帶著幾千個子侄舊部出了施州投到了李自成旗下,還被李自成封了個漢陽知府,也算是委以重任了——李自成手下可沒幾個府,拿出一個漢陽這樣的“整府”給王光興,可見李自成對其的重視。

明末那場大亂中出來的老兄弟不多了!

可王光興現在看見李自成的大軍出征的場面,眉頭卻是越皺越緊。

“皇爺,咱們這麽幹是不是會讓滿清稍微喘口氣兒?想當年弘光朝就是這樣自相殘殺而被滿清打敗的,咱們可不能重蹈覆轍啊!”

“荊國公,這次的事情又不是額主動挑起的,是吳三桂這個老匹夫又想在額背後捅刀子……要不然他怎麽會悄無聲息的跑來襄陽?他自以為得計,可額早就洞察到了。額在襄陽也是有耳目的!

哼哼,這一次額怎麽能放過他?怎麽也得捅他一刀!額等這一天,等得實在太久太久了!”

這個王光興王老爺子聽見李自成的言語,也只剩下了無語。

李自成謀襲襄陽、荊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吳應熊入襄陽的時候,他就在準備了。而且還參考了《三國演義》中的呂子明白衣渡江的情節,不過沒有穿白衣,而是搞了個專門跑長江、漢水水運的“順風行”……唔,李自成這是跑上“順風”了!

不過今兒他的“順風船”上搭載的可不是普通貨物,而是要人命的精兵!

而這些精兵的目的地,就是吳三桂在湖廣北部的大據點襄陽城!

這麽處心積慮搞了那麽久,現在裝什麽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