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皇阿瑪加攝政王等於皇阿瑪攝政王!(第3/4頁)

另外,山西還有許多晉商,為咱大清入主天下出力頗多,如果吳三桂或朱三太子打下了山西,那八家皇商一定保不住。如果……攝政王讓他們興辦團練,他們一定會破家舍財,全力以赴的。”

“這就叫上攝政王了?”布木布泰眯著小眼睛瞅了眼索額圖,“是不是急了一點?福全可還不是攝政王呢!”

說著話他又看了眼兒子。

福臨笑道:“索額圖,你的法子不錯……這莫洛我也認識的,辦事還算恭謹。”說到這裏,他又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怎麽讓福全當上攝政王,“至於福全的攝政王,要不我寫一封遺詔吧!”

“遺詔?”布木布泰瞅了眼兒子,“福臨,太上皇的旨意稱遺詔?”

“不,不……”福臨擺擺手,“額娘,我可不當什麽太上皇……一國二主的,不是給玄燁添麻煩嗎?我就繼續當我的出家人……哎呦,皇後,愛妃,你們別太用力捏貧僧,貧僧的意思是當一個在家的出家人!”

兩個緊緊拽著福臨,就怕再次失去他的蒙古大媽這才松了口氣兒,露出了滿意的笑臉兒。

“那你一個在家的出家人怎麽就下遺詔了?”布木布泰還是沒明白。

福臨笑道:“額娘,我的意思是這個遺詔的日期就寫我禪隱之前的日子。我禪隱之前是皇上,皇上的遺詔才能大過皇上的聖旨,才能封攝政王……要不然就算是太上皇的旨意也不能大過皇上的聖旨啊!”

還別說,這福臨還是挺講究的。他可不能制造一國二主……大清現在夠亂了,如果再來個太上皇、皇上“父慈子孝”,那就別掙紮了,亡國算了。

所以他幹脆補一張遺詔……順治帝遺詔肯定大過康熙的聖旨啊!

康熙就是因為有順治帝遺詔才當上皇帝的不是?

現在順治再補一張秘密的遺詔,就說萬一康熙不能理政,而他的兒子又小,就讓賢良忠誠的裕親王福全來當攝政王!

這皇阿瑪多周到啊!

康熙要知道了一定挺感動的。

布木布泰想了想,也只好點頭了:“行啊,就這樣吧……不過咱們可不能不管玄燁的安危,他現在被困在西安城裏頭沒法脫身呢!”

福全這個好哥哥知道自己的攝政王穩了,也開始擔心弟弟康熙的安危了,於是就問順治和尚:“皇阿瑪,那咱們下一步應該怎麽把皇上從西安救出來?”

“救?”順治大和尚搖搖頭,“不是救,而是解西安之困,堵吳應熊的退路。這是軍務上的事兒,為父也不太明白,你去和趙良棟、張勇他們商量吧!不過你得千萬記著,這次絕對不能冒險……咱們的實力有限,還得留著以備萬一呢!”

福全點點頭,深以為然,“兒臣遵旨!”

……

西安,大清皇帝行在。

這座關中雄城實際上並沒有被吳應熊團團包圍,因為吳應熊的兵力太少,不過四萬幾千人,而且還挺分散的,根本不足以圍困西安城,他對西安的布署充其量只是“看守”。

不過康熙暫時也無力打破這種看守——吳應熊、吳世璠控制了西安周遭的幾座縣城和要地,康熙如果想打破這些要地,少不得打上幾場傷亡慘重的攻堅戰。

而現在,康熙手頭的兵力有限,打不起這種攻堅戰。但如果不攻堅,而用圍困的辦法,就怕其他幾處沒有被圍的吳兵會撲上來野戰。

所以康熙現在就在和吳應熊對峙,他也還能有一陣沒一陣的和福全還有河南、山西、山東、直隸、兩江、浙江、福建等地保持聯絡。

而布木布泰拿出順治的遺詔(墨跡未幹的遺詔),冊封福全為攝政王,總攬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加直隸總督,察哈爾和土默特總管後沒幾日,這個“好消息”就傳到西安了。

“皇上,皇上,出大事兒了……”

“皇上,皇上,不好了!”

給康熙帶來壞消息的是他的老師陳廷敬和熊賜履,兩個平素裏面還算鎮定的漢臣,今兒幾乎是兩個地盤撲進來的,其中陳廷敬手裏還拿著一份剛剛收到的北京邸報抄件——西安也有一份,不過他倆用不著看。

康熙正彎著腰在禦案邊上看一河南形勢圖——他正琢磨著接下去的中原之戰要怎麽打呢?

光是逼退吳應熊、吳世璠父子是不夠的,得想辦法全殲他們父子的軍隊!

可是這不大好辦!

心情正不好的時候,康熙突然聽見底下人說“出大事了”、“不好了”……他馬上就緊張了,擡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自己的兩個老師。

“出了什麽事兒?”康熙問。

“皇上……”陳廷敬道,“裕親王因為一份先帝的遺詔,現在已經當上我大清的攝政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