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回來了,我朱大明又回來了!(第2/3頁)

馬上就有“托”,不,是身在清營心在明的操嶺南口音的土生土長的江寧人跟著一起大呼道:“太祖顯靈了……大明回來啦!”

他們一帶頭,所有人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一起歡呼。

他們這些人,昨天還是一文不名的團丁,連個綠營兵的編制都沒有……今天,他們已經是受朱元璋委托的復明功臣了!

這簡直就是奇跡啊!

……

“太祖顯靈了……大明回來了……”

當孝陵衛大營裏面的人們為自己的人生逆襲而歡呼的時候,江寧將軍額楚正騎著馬帶著底下的五百八旗兵狂奔而來呢!因為來得緊急,那個渾身是傷的盧三好已經被他甩在了朝陽門……

可是即便甩掉了腿腳不利索的盧三好,額楚也還是晚來一步,孝陵衛大營裏面已經在歡呼什麽“太祖顯靈”還“大明回來”了!

這可不行啊!

大清皇上讓他額楚鎮守江寧,不就是為了不讓“明太祖顯靈”和“江寧人造反”嗎?

現在又顯靈又造反,那就是他這個將軍失職啊!

正想到這裏,他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孝陵衛大營門外,而且他還發現孝陵衛的大門正大大咧咧敞開著,好像也沒人看守!

這個孝陵衛大營其實是一座衛城,所謂的孝陵衛……就是一個專門負責為明太祖朱元璋看墳頭的衛所,衛城的位置就在紫金山腳下,南京內城(明朝的南京內城)的正陽門正東。

在明朝滅亡後,孝陵衛的衛城就荒廢了,不過荒廢並不等於坍塌,這座衛城在原本的歷史上還是清妖圍困天京城的江南大營的所在。

而盧三好興辦的江寧團練的營地,也選擇在了孝陵衛的衛城裏面。

看見孝陵衛的衛城大門洞開,額楚就覺得機會難得……那些鬧事起哄的江寧團丁一定還沒來得及布防,要不然怎麽連門都沒關?

所以現在沖進去,說不定可以用騎兵把他們沖散,這樣局面還是能控制住的!

於是,這個額楚就抽出自己的腰刀,指著門洞就是一聲怒吼:“八旗兒郎們,給我沖!”

“嗻!”

跟著他的那些八旗兵的“含旗量”雖然不大高,但也沒把江寧團練太當回事,聽見江寧將軍下令,就紛紛舉著長槍,嗷嗷叫著策馬飛奔,也沒什麽隊形,就是那麽亂紛紛地一擁而上。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沖在最前面的八旗騎兵就已經沖入了門洞。

明朝衛城的面積都不大,一般就是個長方形的城堡,東南西北四面各開一門,大門進去就是兩條十字相交的大街,兩條大街相交匯的地方一般就是個校場,各色衙門都在那一帶,只要占據了校場周圍,整個衛城差不多就給控制了。

而衛城裏面如果有人要鬧事兒,不用說也知道,一定是在校場這邊。

所以沖進衛城城門的八旗兵,就蒙著頭沿著大街往校場方向猛沖過去。不過和他們想得稍微有點不同,就在校場入口處,江寧團丁們已經設了防!

但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防,就是兩排步兵組成了個嚴密的隊形,加一塊兒也不知道有沒有一百人?每個人都持著一支“鳥槍”,槍口處還插了把刀子,明晃晃的挺唬人。

應該……就是唬一下人吧?

這些沖進城的八旗馬兵還是挺猛的,一點都不怵這鳥槍兵,不僅不退,還舉著長槍猛沖,看著就像一股由甲騎組成的洪流一樣,向那兩排身穿號衣,頭包紅巾的江寧團丁沖去。

兩邊的距離迅速接近,而那兩排怎麽看單薄的團丁鳥槍兵卻出奇的沉穩,只是站在那裏,舉著燧發槍,瞄準迅速接近的敵人。

八十步……六十步……四十步……二十步……十步!

那些縱馬狂奔的旗兵壓根沒有注意到,在他們前進的途中,早就有人用石灰在街面上劃了粗粗的白線,以顯示距離!

當沖在最前面的一騎八旗兵踩在了那道白線上時,一百支早就準備就緒的燧發滑膛槍的槍口就閃出兩排大大小小的火光,然後就是“轟”的一片槍聲。

上百枚鉛彈仿佛一陣颶風,迎面掃過正策馬狂奔的八旗兵馬隊!轉瞬之間,就把沖在最前面的七八名騎兵全部打翻,橫七豎八倒了一地,還有幾匹被受驚的戰馬稀溜溜慘叫著在街道上到處奔突,這讓沖在後面的騎兵也不得不勒住韁繩,避開地上的傷者、死者,以及受驚的戰馬。

而就在他們放慢或暫停前進的時候,埋伏在街道兩側屋頂上的神槍手們也打響了他們手中的直槽線式燧發滑膛槍。

這可是線膛槍!

還裝了類似米涅彈的木底錐形彈!

而且還是由廣東鄉軍中選出來的神槍手在使用,雖然只有幾十名槍手,但他們造成的殺傷卻極為驚人,幾乎是彈無虛發,隨著一陣零零落落的槍聲,三十多個八旗兵就從馬背上翻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