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沒有人比我尚之信更懂當忠臣的!(第2/3頁)

“我,我,我……”尚可喜不知道該怎麽辯護了。

“世子爺說得對啊!”李爛那個爛人一臉後怕地插話了,“我和二爺在小欖渡口遇到的廣東鄉兵一個個都他媽的好像跟我們有深仇大恨一樣,一不怕苦、二不要命……戰場附近還有好幾萬廣東人在給他們呐喊助威,這種事情我聽都沒聽說過!”

“就是啊!王輔臣要是給那幫廣東人發了槍,他們都能來幫忙!”尚之信扭頭看著自己那個瞎眼老爹,連連搖頭,“阿瑪……您當年那麽積極殺人幹什麽?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您是廣東的藩王,就不知道要施恩收人心嗎?”

“你,你……”

尚可喜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在乎他……雖然他還是平南王,但他被兒子尚之信這麽一番數落,威望盡失了。

尚之信看這個不爭氣的阿瑪,嘆了口氣道:“您剩下的半條命,就只能請皇上出面調解一下,看看能不能救一救了。”

“是請西……平西王出面調解嗎?”李爛問。

“他?”尚之信搖搖頭,“他現在還不是皇上呢!”

李爛又一愣,“世子爺,您的意思是……要請大清皇上幫著調解調解?”

“對!”尚之信點點頭,“我就是這個意思……這個王輔臣是大清的兩廣總督,我阿瑪是大清的平南王,這個大清的兩廣總督和大清的平南王那是同殿為臣的。現在互相攻伐,這不合適吧?康熙是大清皇上,他難道不應該調解一個?”

聽了這話,李爛和朱國治兩個都無語了。

大清的兩廣總督和大清的平南王打內戰了,而大清的皇上拿他們沒辦法,只好調解……這事兒看著怎麽和元末那倆帖木兒打內戰時元順帝的反應一樣?

尚可喜嘟噥道:“老大,你都要向平西王勸進了,康熙還能下旨幫著調解?”

“怎麽不能?”尚之信一瞪眼,“我向西王萬歲勸進是為了幫康熙啊!我要不勸進,那廣州不是被新安侯和鰲大將軍拿下,就是被王輔臣拿下……因為就算我們能打退東邊殺過來的吳家軍,也不剩下幾個人了,根本抵擋不住王輔臣的大軍。到時候誰勸都沒有用了!

而廣州一丟,王輔臣可就要全有兩廣了,到時候兩廣還是不是大清的地盤就難說了!就算皇上還能籠絡住王輔臣,要給出的好處,也會比現在給王輔臣的多十倍!

小皇帝的皇帝雖然當得焦頭爛額了,但他還是個聰明人……所以我們的忠心他是不會不明白的!

而且西王萬歲當皇帝……真的是好事兒嗎?不一定吧?他不當皇上,就可以把朱三太子當個牌位供起來,自己裝大明忠臣收取大明遺臣之心。可他一旦自己當了皇帝,這大明忠臣還怎麽裝下去?所以我勸西王當萬歲,就是在忠大清,我是忠臣啊!”

這下連尚可喜都沒話可說了,尚之信的“投降當忠臣”的計策好像還是蠻有道理的!

看到尚可喜都沒話說了,尚之信就對尚可喜的軍師金光道:“金先生,新安侯和奉天討胡大將軍應該很快就能到廣州城南面的珠江上了……麻煩您走一趟,去向新安侯、奉天討胡大將軍求和,無論是割地、賠款,還是送妹子,我都可以答應,只要能保住廣府的珠江、東江北岸所有地盤就行!

另外,麻煩您再送上我阿瑪勸西王殿下更進一步的勸進書!”

金光沒有馬上答應,而是扭頭看了眼尚可喜點了點頭,他才對尚之信道:“屬下得令。”

接著尚之信又對李爛道:“李軍門……兩廣的情況非常復雜,單靠一份密折也很難說清楚,只能辛苦您一下,您走一趟西安行在,將這邊的情況和皇上說仔細了。您得讓皇上知道,兩廣這邊已經是藩鎮割據的局面了!但是我尚之信哪怕當了藩鎮節度使,也還是大清忠臣!”

李爛點點頭:“好,好,我馬上動身,用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去西安見皇上!”

“那就辛苦了!”

……

廣州府,海珠島。

海珠島是一座位於廣州府城南邊寬闊的仿佛大海一般的珠江當中的島嶼,因為島上有海珠石而聞名。在歷史上,這座島嶼會在二百幾十年後,因為廣州構築新堤以及配套的填江造陸而變成“海珠區”。

而在大清康熙十一年時,海珠島周遭還是白茫茫一片的珠江江面,島上有一座名為海珠寺的寺廟,還修建了炮台,用來抵擋沿著珠江殺進來的外敵。

不過這座由大清朝第一任兩廣總督佟養甲下令修建的海珠炮台,在吳三畏、何天然、朱天貴和“偽鰲拜”王國棟他們率領船隊入侵的時候,卻是一炮未放,就徹底陷落。而且還成了吳三畏的帥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