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阿瑪,都是你的錯!(第2/4頁)

完了!

聽順治這麽一說,康熙就知道澧州那個李自成多半是真的!

真的,可比假的難對付多了!

假李自成是頭一回造反,一準沒經驗。而且假李自成也不可能掌握一批打生打死半輩子的老營精銳,更不可能處心積慮謀劃多年。

康熙皺著麻臉嘟噥道:“既然搞不清狀況,怎麽就當李自成死了呢?”

順治苦笑道:“當時掌權的多爾袞覺得就當李自成死了比較有利……一來,李自成死了,咱們大清為明復仇的功德就算圓滿了。

二來,沒了李自成這面大旗,闖賊可就是群龍無首了……至少面子上是無首了,或剿或撫都容易了。”

“這也沒問題,但事後呢?”康熙又問,“等湖廣平定了之後,怎麽不明察暗訪一番?”

這是在責怪你阿瑪嗎?順治臉一沉,明顯有點不高興了,不過他現在不是皇上,沒辦法訓斥已經當了多年皇上的康熙,只好沉著聲道:“我親政之後也知道這個事兒,但當時天下已經是咱們大清和殘明余孽在爭鬥了。所以也沒多計較,便當他是個死人了。

我心想著只要能平了殘明一統天下,還怕他一個詐死偷生的李自成嗎?只要天下安定,四海無事,別說李自成了,就算是朱元璋復生,也翻不了天。所以就不想橫生枝節,再造殺孽了……沒想到這賊竟然如此隱忍,直到如今才又反了。”

除惡務盡那麽簡單的道理,你個當皇上的怎麽就不懂呢?再說了,你和多爾袞兩個人的殺孽造得還少嗎?再多殺個幾十萬人不行嗎?

康熙心裏那個惱火啊!

要不是眼前這個和尚是他的阿瑪,他早就翻臉罵人了。

“皇阿瑪,”按住心頭的怒火,康熙又對順治大和尚道,“那依您所見,孩兒如今應該先滅吳三桂,還是先攻李自成?”

順治大和尚一愣,看著兒子問:“玄燁,你現在有滅吳三桂的實力嗎?”

這個……當然是沒有的!

被順治戳破了謊言,康熙那是一臉的不高興——都是你這個阿瑪糊塗,趁著滿洲重臣名將還在的時候把吳三桂除了不行嗎?親征之後就派人去湖廣搜捕李自成不行嗎?

“阿瑪,我現在雖然沒有一下子滅亡吳三桂的實力,但卻有堵住祁山和秦嶺的把握!”康熙自信地說,“只要能把吳三桂堵在雲貴川,慢慢剿殺是沒有問題的。只是……”

順治見康熙欲言又止,就接著他的話頭往下說:“只是李自成一旦做大了,就有可能再變回流寇,越過長江、漢水,一路殺入中原?”

康熙點了點頭:“阿瑪所言極是,孩兒擔心的正是李自成做大後北上中原……那個諸葛亮的《隆中對》裏面為劉備規劃的復興漢室之路,不就是劉備取關中,關羽入中州嗎?兩路只要有一路得手,曹魏就完了。如果不是關雲長大意失了荊州,這隆中之對極有可能成真!”

康熙的擔心並不是沒道理的,雖然李自成眼下擺出了一副要當坐寇慢慢經營“湘北根據地”的意思,但他畢竟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了,再經營個十年八年的,用不著康熙去剿,他自己就涼了。

如果他還想在有生之年再過一把君臨天下的癮,就必須在做大了一些後,糾集個十萬八萬反賊渡江北伐。而眼下的形勢,康熙就算能堵住祁山、秦嶺,也不可能把吳三桂滅了。吳三桂一出祁山不成,也還能二出三出四出……如果李自成殺進中原來個橫沖直撞,那形勢不僅和隆中對裏說的差不多,好像和當年明清相爭時也差不多。只是崇禎換康熙,皇太極換吳三桂,李自成還幹李自成。

順治已經明白了康熙的心思,但是卻沒有在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做出選擇,只是淡淡地說:“李自成可以為禍天下十數年,絕不是可以輕易剿滅之賊……要不然當年崇禎皇帝早就滅了此賊,也不會有後來自掛景山之禍了。”

他這是在提醒康熙千萬不能輕敵……別想著派個萬兒八千大軍就一鼓作氣滅了李自成!

李自成要那麽好滅,哪兒還有大清天下?要滅李自成,就必須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康熙皇帝當然能聽明白順治的話,他之前也在猶豫是應該穩紮穩打,還是應該一鼓作氣。現在聽他爹這麽一說,終於下定了決心,只見他重重點了下頭,道:“阿瑪,孩兒明白您的教誨了!您的意思是獅子搏兔須盡全力……只有荊州將軍、湖廣總督他們全力以赴,才能一舉剿滅李自成此賊!”

什麽?你個小孩子怎麽能這麽理解我的話?順治大和尚都傻眼了。

他剛想再和兒子好好解釋一番,康熙已經搶先開口了:“阿瑪,您這些年在五台山住得還習慣嗎?要不要換個地方?孩兒這次要親征去陜西,北京城內只留了福全和太皇太後,實在不大放心,阿瑪您能不能回北京當個太上……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