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忠義王大頭,良臣盧三好(第3/4頁)

“有的,一定有的……”盧一峰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哪怕是流放寧古塔,也有起復的機會!況且……如今清天雖未死,但是周天卻已經立起來了!”

李天浴一愣,“三好,你這是什麽意思?”

盧一峰道:“撫台,若論及對平西王藩下的熟悉,朝廷這邊兩廣王制軍第一,您第二啊!”

李天浴被盧一峰這麽一圈,果然覺得自己似乎還有活路,也就打消了畏罪跳江的念頭。他想了想,又對盧一峰道:“三好,那咱們也別再找船了,先回富順縣吧。”

盧一峰擺擺手:“撫台,咱們再等等。”

“等什麽?”李天浴問。

盧一峰道:“也許會有大觀鎮方向跑過來的敗軍……咱們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大觀鎮那邊的敗軍會來安溪鎮這裏?”李天浴問,“他們沿著官道一直往北不就能到富順縣城?”

盧一峰搖搖頭:“撫台……就怕吳三桂還有埋伏!”

“還有埋伏?”李天浴抽了口氣兒,“這姓吳的也太狠了吧?”

……

盧一峰猜得沒錯,吳三桂的確還有後招……怎麽可能沒有?吳三桂是拿著嶽樂的軍事方略和底下的大將、參謀們一塊兒反復研究了許多天,才制定出極具針對性的方案,當然會有後招了。他好不容易逮住這樣的天賜良機,怎麽可能放過幾千八旗馬甲?

錯過了這個機會,今後可就沒有那麽容易打的勝仗了!

而嶽樂和費揚古,這會兒也知道不大對了……因為他們在從大觀鎮戰場上跑路的時候,並沒有遭到吳軍最犀利的竹槍騎兵的追殺。

所以他們的撤退出乎意料的順利,很快就沿著官道逃到了榮溪橋附近……直接過橋是不可能的,因為榮溪橋南還有吳應麒率領的兩千五百人組成的空心方陣在擋道呢!

從大觀鎮一路跑過來的嶽樂和費揚古當然不想和強攻了,他們手頭只剩下三四千士氣低落,隊伍散亂,甚至連編制都已經混亂的八旗馬甲,根本就沒有一戰之力了。

不過他們還可以繞過這個方陣,從榮溪橋以西的榮溪泅渡……

而富順縣城這邊的清軍遠遠的就看見嶽樂、費揚古率領的敗兵,早就開出來在榮溪北岸列陣,就等著接應敗軍了——如果堵著榮溪橋的那個吳兵方陣敢解散隊形,那榮溪北岸的清軍可就有了可乘之機了。

看到富順縣城外飄揚著的各色清軍軍旗,嶽樂和費揚古才松了口氣兒……不管怎麽說,他們的命大概是保住了,跟著他們的三千多個滿旗子、蒙旗子,大多也能安然返回。

只要這些老底子還在,八旗漢軍和包衣奴才總是會有的……

兩個人剛想到這裏,那座攔路的吳兵方陣靠南兩角的旗門忽然就打開了,然後就看見大隊的竹槍騎兵從旗門裏面魚貫而出,在官道和官道兩旁的平地上展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兩列突擊橫隊。

這下嶽樂和費揚古還有跟著他們跑了一路的八旗兵的心都有碎了!

“王爺,您別急,待卑職殺開一條血路!”費揚古還是有點勇猛地,當時就把腰刀給抽出來了,擺出一副要和對方搏命的姿態。

可是他身後的八旗子弟們卻沒一個附和他的,這一路跑過來,馬力都不剩下多少了,還這麽沖?況且,剛才跑路的時候,許多八旗兵還嫌長槍礙事,都給丟棄了,現在拿把短刀去和敵人的竹槍騎兵對沖?送死嗎?

就在這群八旗子弟提不起勇氣戰鬥的時候,對面吳軍那邊已經開始擂起沖鋒的戰鼓了!

戰鼓聲中,就看見所有的竹槍騎兵都開始策馬向前!

安親王嶽樂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突過去是不可能的……而要跑,又不知道往哪兒跑?

別看這位王爺年輕時候也久經戰陣,但他一直打順風戰,從來只有他追著別人砍,根本就沒有被敵人打得大敗,還讓人圍追堵截到沒地兒跑的經驗。

就在這位王爺不知所措的時候,他邊上的費揚古已經反應過來了,猛一拉他的韁繩,然後大吼一聲:“王爺,快跟我走……咱們往山裏逃!”

對,往山裏逃!

嶽樂也醒過來了,還可以鉆山溝啊!還是費揚古這個年輕人機靈,有前途!現在的大清就需要他這樣既能打敗仗,又善於逃走的新生代將領!

想到這裏,嶽樂也不裝什麽忠烈了,抽出馬刀向旁邊的丘陵一指,大喝道:“八旗兒郎們,都跟著我……進山剿賊去!”

還進山剿賊……嶽樂不知道是在說胡話還是一直說這個“台詞”說順嘴了。

“嗻!”

底下的八旗兵一看還有地兒跑,也來了精神,呼喊著就跟著嶽樂、費揚古兩人一起向邊上的山林撲去。看著還真有點進山剿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