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這不是造反,這是革命!(第2/4頁)

多隆沉著聲道:“皇上讓我們馬上逮捕偽朱三太子王永康!”

江蘇巡撫瑪祜馬上應道:“多制軍,我馬上讓人去抓!”

多隆道:“記著,動靜不要太大,而且要抓活的!”

“嗻!”

多隆下完命令,又回頭對王忠孝和施瑯說:“世凱,尊侯,皇上讓你們倆去收拾那個王永康……如果他真是朱三太子,那本朝還是要優待崇禎皇帝的子嗣的!

如果他只是一個假貨……你們知道該怎麽辦嗎?”

怎麽辦?

施瑯一下就愣住了。

那個王永康是不是真的朱三太子不好說,但他是吳三桂的女婿應該沒錯。這要是死在自己手裏,那以後是不是就只能和吳三桂剛到底了?不能當“五臣”了?

“知道!”王忠孝這個時候已經有肯定的答復,他扭頭看著施瑯道,“施軍門,皇上有旨意在我這裏!”

“啊……”施瑯馬上就明白了,這是不讓當“五臣”了!那也沒辦法了。於是就向王忠孝抱了抱拳:“王侍衛,事不宜遲,那咱盡快走一趟蘇州吧!”

王忠孝點點頭,“施軍門,咱們明天就走,行嗎?”

“行!”

……

隨著一聲聲“嗨喲、嗨喲,加把力”的勞動號子聲,長長的撐杆插入水中,抵在了河底的淤泥當中,推著一條裝得滿滿當當的漕船,逶迤向東而行,在楓橋到閶門之間的繁忙無比的水道上激起一條淺淺的白浪,一面三角形的“糧”字旗號,就在姑蘇的夏風之中獵獵飄動。

這條漕船的船頭上,並肩站著一男一女,男的身穿月白長衫,手持一把折扇,輕輕搖動,好不自在,正是那個最喜歡耍帥的延平王府咨議參軍、天地會江南分舵分舵主陳永華。

而那女的,則是這段時間一直和陳永華出雙入對的桃花仙子常明月。不過她已經褪去了道裝扮成了商人婦,立在陳永華身邊,看著仿佛是那家大商家的少奶奶。

而在這條船來船往,熱鬧得仿佛水上大馬路一般的水道兩邊,則是號稱“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十裏長街。

這條十裏長街並不在姑蘇城內,而是在姑蘇城外一條連著姑蘇城的閶門和大運河之間的水道兩側。水道在長街的中間,水道邊上全是裝貨卸貨的碼頭,碼頭外則是繁華無比的街市,居貨山積,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水道之上,更是飛架著不知多少座石拱橋,橋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陳永華雖然不是頭一回打姑蘇城外的這片繁華地過了,但這會兒立在船頭還是有點感慨,慨嘆道:“真沒想到在當今天下,還有這等富庶繁華之土……”

旁邊的常明月嘆息道:“也只剩姑蘇一處了!奴家聽家裏的老人說,昔日揚州繁華,猶在姑蘇之上,可惜十日之屠以後,不復往昔繁華,至今未復元氣。金陵城中,秦淮水畔,也曾是歌舞升平繁華地,但如今也已風流不在了。”

陳永華嘆道:“其實揚州、金陵還是好的……終究還有一些元氣。真正被韃子毀慘了的還是安平和廣州,泉州安平原是鄭氏本據,曾經海商無數,帆檣如雲,每年光是交給鄭家的船稅(保護費),就以百萬計……那時候的鄭家,可真是富可敵國啊!那時候的安平,真是盛極一時,可惜盡數毀於韃虜之手了。

而廣州就更慘了,兩千年的海貿商都,天南第一繁華地。不僅被尚可喜、耿繼茂兩個老賊給屠了幾十萬人,還搞出了海禁遷界,海上的財路斷了七七八八,再沒有昔日之盛了。”

常明月慨嘆道:“不知我等今生還能再見太平盛世否?”

陳永華信心十足,目光堅毅:“能!一定能!”

兩個人正聊得興起,忽然間就被一個大嗓門給打斷了。

“陳先生,常仙姑,你倆就別光顧著說情話了……眼看著就要到閶門了,咱們這趟可裝了不少寶貝,絕對不能出意外?”

說話的是個十七八歲的粗壯青年,正是王忠孝的養弟王忠義。

他現在已經喬裝改扮,換上了一身水手的短衣,露出兩條粗壯的胳膊,他的皮膚本就有點兒黑,乍一看就是個常年行船的水手。

作為王輔臣的養子,王忠孝的養弟,天地會的創會元老,同時又是和王輔臣、王忠孝父子一起獵殺鰲拜的心腹,算是王忠孝這個造反集團最最核心的成員。

而且他還在王輔臣的隊伍裏還是個有一技之長的……他的綽號叫“王大炮”,這個可不是隨便叫的,而是他真會放大炮!

他親爹就是王輔臣軍中的一個炮手,從大同就一直跟著王輔臣,一直跟著打了緬甸,四年前才客死在了雲南。不過死之前已經把兒子教出來了。後來王輔臣收了王大炮當養子,又讓他跟著吳三桂軍中的資深炮手學了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