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回京(第2/2頁)

聽老皇帝這麽說,李少遊頓時站了起來,一臉厲色地道:“倘有如此欺君背主忘恩之賊子,必將之挫骨揚灰!”

“呵呵呵……”老皇帝笑了笑,道:“遊哥,你不必如此,你對朕的忠心,朕從未懷疑過。朕若是死了,旁人如何態度不確定,但你定然是最堅定維護朕的人!”

“多謝陛下信任!”

“時至如今,值得朕毫無保留信任的人,掰著指頭也數不出幾個人了……”

老皇帝情緒低沉,李少遊也頗為感傷,有些動情地喚了聲:“陛下!”

老皇帝長長地舒了口氣,沖李少遊道:“遊哥,你來替朕擬一道詔吧!”

李少遊聞言稍愣,但顯然聯想到了什麽,沖老皇帝躬身一禮,然後滿臉肅穆地走到邊上的小案間,端正落座,攤開一張空白詔紙,提筆蘸墨。

老皇帝這邊,則緩聲道來:“讓禮部依制操辦晉王喪禮!以皇孫文海襲晉王爵,另封臨海國王!”

聽到是關於劉晞的後事,並非自己所想,李少遊莫名地松了口氣,快步下筆,依聖意寫下詔文,作為任職履歷豐富的大臣,縱然文采不算好,但在這種刀筆文章上,李少遊的基礎素質還是很強的。

寫罷,李少遊重復讀了一遍給老皇帝聽,而老皇帝需要確認的,只是詔意傳達正確。

見老皇帝點了點頭,李少遊又請示道:“陛下,這臨海國,具體位置設在何地?”

老皇帝語氣平靜地道:“雲南之南,蒲甘、直通之地(緬甸)。”

聞言,李少遊略表疑慮,道:“陛下,據臣所知,雲南之南,邦國林立,諸族紛爭,並未納入大漢掌控之下!”

老皇帝語氣依舊:“文海在滇南練兵也有些年頭了,那支軍隊歸屬於他,封國也給他了,任其自取,朝廷給予一定支持即可!有些事情,還得靠他們自己爭取!”

聽老皇帝這麽解釋,李少遊眉頭稍微蹙了下,但沒有再提異議,只是繼續埋頭書寫。

老皇帝則自顧自地感慨著:“最初,朕是打算將劉晞一脈封在吐蕃的,但細思之下,還是取後者吧……”

一道詔書擬完,拿給老皇帝親眼確認之後,老皇帝又吩咐到道:“再寫一道!”

“請陛下示下!”

“置北庭國,以趙王為北庭國王;置安西國,封魏王劉旻為安西國王;置康居國,封涼國公劉曄為康居國王!”老皇帝平穩地說道,終於,對安西封國,他有了決議。

對此,李少遊顯然又想到了什麽,但似乎知道他想說什麽,老皇帝又補充道:“安西三國疆界劃分,朕已經做好了,圖就在案邊,屆時一並發往碎葉。另,召趙王還朝……”

在李少遊一番細致而謹慎的措辭之後,老皇帝審驗無誤,方道:“用印吧!”

“是!”

待李少遊整理完,老皇帝的精神似乎也好轉了幾分,既而以一種調侃的語氣沖他道:“遊哥,你適才不會以為,朕要讓你寫傳位詔書吧……”

即便是李少遊,也實在承受不起老皇帝如此“玩笑”,迅疾地起身,趣步至老皇帝面前,叩首道:“老臣不敢!”

“不敢,不代表不想!”老皇帝微笑著道,說著沖他招招手,溫和地道:“平身吧,起起拜拜,對你這老胳膊老腿也沒什麽好處!

你我君臣之間,也沒什麽不好說的,就是那般想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仔細想想,也確實到留遺詔的時候了!”

“懇請陛下!勿復此言!”李少遊有些激動,一雙老眼都擠出了些淚花。

老皇帝則一副豁達的模樣,笑著說道:“不妨事!也不瞞你,朕在昨夜親筆擬了一道傳位詔書,但思索再三,又付之一炬!

太子是朕親自選的,又精心培養多年,也在朝廷秉政歷練多年,三十多年的儲君,根深蒂固,名正言順,朕若有差池,舍他其誰?

他並不需要一份傳位詔書,相反,朕離京在外,寫下一份詔書,倘若身邊出現趙高、李斯之流,居心叵測之下,反倒不美,你說是也不是……”

“陛下此言,臣倍感惶恐!”聽老皇帝如此絮叨,李少遊也實在忍不住,再度跪倒在禦前!

“太子那邊朕並沒有什麽好交代的,朕知道,這些年一直被朕壓制著,他也不容易!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形成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只不過不便拂逆朕之意志罷了!朕之後,他若是控制不了局面,治理不好國家,那朕又能奈其何?”

老皇帝悠悠然地說著:“遊哥,你我之間同樣也不需贅言了,這些年在江南道做得很好,此番就陪朕一道回京吧!

就當送朕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