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2頁)

至於太子劉旸,原因則更簡單了,當初畫地先策時,就是張齊賢針對太子的。宋準年初死,讓東宮丟了一個洛陽府,換得一個京畿道,這筆賬,怎麽算都是值得的,至少不虧。

而從洛陽府到京畿道的數次人事變動來看,太子劉旸對於京畿地區的控制力與影響力,是在不斷增強的,並且在多年下來,已然形成了真正的實力。

一個縣長變動,都能引起陣陣漣漪,何況一道主官,還是京畿道。申州雖然地處偏僻,只是京畿道邊緣位置一個不大受重視下州,羅山更是一普通小縣,但道司變動的風吹到這兒,引起的反響也是巨大的。

別的且不提,至少張齊賢的經歷,對於諸多官僚來說,還是很傳奇,具備積極意義與鼓勵作用。

而對王欽若來說,最受觸動的,還是當年“畫地獻策”的故事,有那麽一層關系在,有那麽一項名聲,在仕途上自然擁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三十年來,張齊賢也從中大受裨益。

出名要趁早!這大概是王欽若在張齊賢調任京畿道消息確認後的感悟了。

不只是感悟,還起了效仿之心,時間不等人啊。不過,照搬原樣,再來個攔駕進言,顯然是不可能了,一時沒那個機會,二則是破壞規矩,不為官場所容。

冥思苦想之下,親自經歷了泰康宮修建的過程,禦駕南巡結合申州本地的民情,便讓王欽若找到了這麽一個“揚名”的辦法。

做決定的時候,是痛下決心,哪怕在策劃執行之時,也是冷靜而堅定不帶絲毫猶豫。

但那份沉著,只因為箭還搭弦未發,一切還在控制。但當正式啟動之後,一切不受掌控,焦慮也就不可避免了。

再反思整個計劃,懊悔、恐慌等種種負面情緒,便開始向王欽若襲來了。沒法不緊張,至少在王欽若眼下的認識中,此舉太冒險了,也太過膽大了,萬一出點岔子,不,很可能出岔子,那結果,豈能如他所願。

即便揚名了,也難知是功名,還是惡名。抱有這樣沉重的心理,近來相熟之人都發現,王主簿有些不在狀態,在聖駕南巡的當下,可大不符合其作風。

按州衙通知,估摸著時間,鑾駕已至泰康宮,不出意外,事情已發,徹底沒有回頭的可能了。越到這兩日,王欽若的焦慮也在不斷加強中,愁眉就沒展開過。

泰康宮那般的情況,不是他這一個小小主簿能探聽的,沒能等來關心的消息,但擺到他面前的,卻是一份州府通報,上面有來自知州劉繼謙的嚴誡,大意是,聖駕臨幸申州,事情重大,要求治下各級官吏嚴密謹慎,小心應付……

縣衙收到這份告誡並不奇怪,讓王欽若感到壓力的是,知縣專門讓人連夜將此報傳抄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