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另起爐灶(第2/3頁)

吸引軍屬西來,一直都是都督府在努力做的,但過去十年,成效並不顯著,如果只是區區一些土地草場,誘惑力遠遠不夠。

現在不一樣了,足夠的權力,利益,帶來足夠誘惑力,也能充分發揮官民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幫安西轉移人口,哪怕只留下兩萬安西將士,最終也能給安西帶來十萬以上的國民!

對於勤政殿的安西高級將領們而言,短時間內並不能想明白此制的所有好處,但僅憑意識,就能感受到其巨大驅動力,一旦為下邊的安西將士所知,其轟動效應必然是客觀的。

這個制度,顯然是能夠讓安西快速崛起、壯大,一旦改制成功,安西的局勢能迅速穩定下來,對於這片土地的掌控力也能空前提升,當然,這是針對整個安西集體而言。

而於安西內部而言,集權屬性要大大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被弱化,但這是未來的事情,現在亟需考慮的,是如何立足,發展,並且壯大。

同時,這麽一批“營所貴族”,其鬥志也不可能長久保持,絕對的特權,導致絕對的腐敗,時間一長,也很可能墮落下去。但是,世上又有什麽制度是能讓特權階級永遠保鮮的呢?所以,這一點,根本無需顧慮。

這安東是截然不同的,安東也曾有長時間的分權放縱,但在分權之後,還有一個收權的動作,從封國伊始,便重新走向集權。

兩者之間路子完全不一樣,這也是不同社會環境與形勢造成的差異,而可以想見的是,未來的安西,也很難像安東那邊重新把權集中起來,除非,再來一場大變革!

不過,就目前劉旻的解釋,還是不夠的,至少對這些高級將領來說,不夠。營所針對的,只是普通的中下級軍官,對普通人誘惑力很強,但對他們,則未必然。

於是,劉旻又緊跟著表示,營所只是一個基準,作為政治、軍事、經濟管理的基本單位。在營所以上設廂所,廂所以上設軍所,其管理模式與職權與營所一脈而貫。

營所、廂所數量不定,軍所則固定,暫時圍繞著碎葉、郭城、怛羅斯、楊城四座城市,設四大軍所。而軍所與廂所,就是劉旻拿來收買高級將領的。

當然,除了軍所都指揮使,都督府不能隨意罷免之外,對於下屬廂所、營所,都督府擁有最終任免決策之權。

營所的規模,是按照當前安西軍編制狀況來的。同國內一樣,營也是安西軍獨立作戰的基本單位,但在編制上,已然有所變化,六個步兵隊,一個馬隊,一隊弓箭手,再加上營衛、斥候、傳令、輜重、夥夫,一個營按照正編已有近六百人。

安西都督府如今下轄三萬余人,全部留下是不現實的,以兩萬人作為目標,劉旻計劃先期置三十三個營所,分屬廂所。在進行對ysl教的四大改造之前,安西軍先行按此編制重新調整,等待牛鬼蛇神被掃平之後,便正式啟動營所制。

當然,劉旻的新制還是不夠完善,至少,營所之下,如何設置,上下關系,產出分配,還沒有拿出一個具體辦法。但是,大方面一旦定下,那後續就只是內部調整了,有足夠的協調空間。

不得不說,劉旻提出的“營所制”,就是在安西打造出一批新式軍功貴族。

但是,需要有足夠的資源,來滿足營所官兵的,來滿足這些新式貴族。僅靠都督府是不夠的,剝削西遷移民,吃相難看不說,還是掘根的做法,絕不可取。

因此,能夠給這種分封式營所制推行提供基礎的,給營所官兵提供養分的,只有當地的土著。

但是,要滿足兩萬營所兵,以當前安西的遺民土著,是遠遠不能滿足的,一百萬都不夠,兩百萬也勉強,若再加上還有分出一部分給都督府、官僚、國民乃至是投誠的貴族、部族首領,那就還需更多的生產人口(農奴)。

那麽,人口從哪裏來,向東掠奪大漢,這種數祖忘典的事可做不得,至少當前是不可能的,如此,就只剩下西方一途了。

因此,劉旻的營所制,不只是一個為立足安西而采取的應急措施,它同時還具備高度的擴張性,在它達到安西的擴張極限之前,將吞噬一切夠得著的資源,土地、財富、人口……

這也將是一頭更加強悍,更加危險的戰爭巨獸,在其墮落之前,能夠爆發出來的能量,也將摧毀一切阻礙。

前提是,能夠順利推行,在此事上,阻力只可能來自兩方。一方是內部那些意識形態更忠心於國內的將帥,但巨大的利益足以收買大多數人,少量的反對意見,不構成實際威脅。

二則是朝廷那邊作何想法,畢竟,至今安西都督府依舊是大漢朝廷軍政體系下的一員,這種逾制亂法的變革,沒有朝廷的首肯,貿然為之,是要擔巨大政治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