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2頁)

顯然,劉皇帝對離宮修建中的“勞民傷財”是有意識的,只不過,享受是他,顧全面子也是他,想要兩者兼顧,就需要粉飾太平,而這一點,劉規顯然是能做好的。

想來,以其聰明,應當會明白朕的意思吧……沉吟幾許,劉皇帝心中這般想。

未己,內侍行首胡德來報,太子求見。照例宣見,劉旸神色從容,面帶微笑,沖劉皇帝匯報道:“文淵抵京了!”

“哦?”果然,劉皇帝興致大漲,面部線條都柔和了些:“人在哪裏?”

“收到消息時,尚在驛館,臣命文渙出城,代為相迎!”劉旸道。

“這個安排不錯!”劉皇帝笑眯眯的,說道:“文渙雖然不錯,但不似文淵,既是皇孫之長,又從小在邊鄙鍛煉,歷經考驗。文渙雖有安西一行的磨礪,成長不小,但遠遠不夠,該向文淵多學一學,晚輩之間,也當有更多交流……”

“陛下所言甚是,臣也是這般交待的!”劉旸輕聲附和著老皇帝。

劉皇帝來了興頭,雙眼略顯迷離,微微感慨著:“皇孫之中,莫過於文淵與文海了,文淵來京了,也不知文海在雲南如何了?”

聞言,劉旸拱手道:“文海在雲南,從當地募集山民,組建了一支義勇,正在剿匪練兵。據樞密院報,文海此前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帶兵入蕃,協助平叛!”

老皇帝眉頭頓時皺起,注意力也被轉移了:“劉晞那裏如今是什麽情況,亂事何時能平息?”

劉旸平靜地稟道:“自尹繼倫率兵西進之後,邏些的局勢便穩固住了。依三弟之見,西部二王叛亂,聲勢雖大,實為疥癬之疾,相反,邏些、雅隆二地,方是吐蕃精華之地,需要穩固,只要二地服從,那整個吐蕃都能穩固。

據三弟籌謀,打算借此次叛亂,對吐蕃諸勢力進行一次整體的甄別與清理,打擊諸王勢力,進一步擴大朝廷對諸部影響控制。

三弟已經代表朝廷新設了十幾名土司,效果不錯,同時,請求朝廷,調動僧侶,以佛教入蕃傳道……

眼下,最大的問題,還是駐蕃大軍逾萬,道路崎嶇,後勤難繼,氣候不適,傷病頗多,需要朝廷提供更多支持!”

聽劉旸這番匯報,劉皇帝那雙渾濁的老眼都多了幾分亮彩,看著始終一臉平和之態的劉旸,輕聲問道:“你是什麽意見?”

劉旸顯然早有計較,道:“三弟有大氣魄、大韜略,欲歸治吐蕃,長久消除高原之患,自當全力支持,助其完成這項功業!”

“好!”劉皇帝態度,也很明確。

注意到老皇帝那表情,劉旸心中暗道:“果然!”

當然,劉旸也是與大臣們做個討論的,吐蕃之事,拖延久了,同樣是一件糜耗錢糧軍民的事情。但是,對朝廷的影響,顯然是更小的,正常情況下,只需西南諸道發力。

與西征的耗費相比,就沒有可比性,一筆筆賬算下來,事有可為……當然,不得不說的是,老皇帝的意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