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2頁)

因此,郭良平在樞密院的日子並不如意,從上任伊始,便一直受到壓制與排斥。樞密使潘美的心胸並沒有那麽狹窄,他也知道海軍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但作為陸軍將帥出身,又不得不考慮整個陸軍的情緒,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是能調合調合,不能調合,屁股還是毫不猶豫地站在馬步軍這邊。

現實情況就是如此,別看海軍這些年發展得不錯,很是風光,但軍隊的話語權,還是牢牢地掌握在陸軍手中的。僅從高層來看,樞密院如今四名樞密副使,三個都是出身馬步軍,具體工作也是負責陸軍事務。

面對排擠與打壓,郭良平也是脾氣不改,處處相爭,尤其在海軍工作上,更是寸土不讓,爭軍費,爭兵額,爭給養,一點虧都不肯吃。當然,最後吃虧的,往往就是郭良平,爭不過,就是爭不過,但不得不爭,那股銳氣不能丟。

只是這種毫不妥協的作風,強硬到蠻橫的作風,也確實惹人厭惡,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使得矛盾加劇。

隨著時間的推移,郭良平的刺頭屬性越發明顯,潘美對其耐心也在逐漸消磨,到如今,已然徹底走向對立面了。此番因分封之議,兩人又意見相左,郭良平將之作為爭取海軍利益、發展擴充海軍勢力的契機,大加贊同,而對此,哪怕不提憂國憂民那些大義凜然的考慮,僅從屁股出發,潘美都得持不一樣的觀點。

對於樞密院內部的這些矛盾,劉皇帝心知肚明,但沒有插手的意思,這回倒不是為了平衡,而是每個衙門與系統都有其規則,郭良平犯了眾怒,被打壓與排擠也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不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那劉皇帝就不會再輕易下場拉偏架。

同時,對於郭良平劉皇帝心中也難免生出些失望之感,實在是太莽,也太傲了,處不好同僚之間的關系,利益訴求往往太簡單直白,在政治上也太缺乏手段。比之當初的林仁肇,要差不少,當然這也是出身、經歷的不同帶來的差異,郭良平這輩子,還真沒遇到過大的挫折。

這兩年下來,劉皇帝也看清楚了,郭良平此人,為將帥尚可,為樞相猶欠磨練,並且缺陷明顯。而這兩年下來,發現郭良平根本沒有什麽改變,也沒有主動尋求改變的意思,還是那般我行我素。

於是,失望之余的劉皇帝又不得不做出些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