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2/2頁)

劉承勛道:“當年出使之時,船隊曾停泊於流求港口,那裏久沐王化,商旅停靠聚集,漢民以十萬計……如今流求府在福建道轄下,然終究隔海相望,道司既重視,政策政令達也需浮海傳達,多有不便,朝廷對流求的治理也更多是放任自流。不知陛下是否願意將之納入封國考慮?”

聽完劉承勛的意見,劉皇帝面上不動聲色,但心中已然遲疑起來了。

畢竟是流求啊,這可是大漢諸多海外領地中,經營得比較成熟的地方了,這可不在劉皇帝的分封計劃之內,就像安南道一般。

至於隔海不便管理的說辭,在劉皇帝這裏也同樣說不過去,在海外貿易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流求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南來北往的商船商旅,帶給了其巨大的發展動力與空間。

作為與福建隔海相望的寶島,歷史淵源又深,劉皇帝根本不怕其孤懸海外,脫離掌控,南海艦隊可常駐有一支海軍。

有這些因素在裏邊,劉皇帝的內心傾向,不言而喻。但大話已經放出,幹脆拒絕,多少有些抹不開面子,因此劉皇帝輕笑道:“你的眼光不錯,流求是個好地方,各項條件也很不錯,但這恰恰不在朕分封計劃之內,此前也從未考慮過將流求作為藩王封地。這可不是南洋那些島嶼,至少也得考慮一下福建道的感受吧!”

劉皇帝這番話說服力可不夠,當然劉承勛也能感受到劉皇帝的不樂意,面無異狀,劉承勛退而求其次,又道:“若流求不合適,那唯有良平島了,臣當初在那裏居住了半年多,還算熟悉……”

這可是南洋交通線上的要隘,海上商路的樞紐啊!劉皇帝有些不滿地瞥了劉承勛一眼,怎麽盡挑要害地方?

當然,這話劉皇帝又不好說出口,畢竟,平心而論,縱覽南洋,眼下也只有良平島具備分封的條件,雖然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經營多年,也可依托其進行蠶食擴張。

想了想,劉皇帝道:“良平島朕自然舍得,只怕樞密院與海軍不願,當年為了尋找一個南洋艦隊駐港之所,郭良平寧肯發動一場戰爭,把三佛齊這個友邦都得罪徹底了……”

說到底,還是劉皇帝自己不樂意,只能把海軍、把郭良平拿出來說事。這一點心理,劉承勛可看得明明白白,瞟了劉皇帝一眼,心中暗嘆,劉皇帝的真正意圖,還是得讓他們自己去拼、去搶,說開拓,真是一點折扣都不打。

只是,開拓何嘗容易啊!更別提,劉承勛也是五十多歲的人,這把老骨頭即便有雄心壯志,只怕也承受不起啊……

想了想,劉承勛忽地咬牙道:“既如此,那就只有強取豪奪了!滅其國,占其地,而後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