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2頁)

而對劉規的際遇,王繼恩與喦脫這兩大宦官首領,心中便吃味不已,羨慕嫉妒恨,各種情緒皆有。

要知道,這二人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當牛做馬,櫛風沐雨,靠著資歷與功勞,方才打破了宦官的品級限制,被授予三品銜。

然劉規這小子,因為官家的寵幸,竟然一步登天,晚來後進,到與他們“平起平坐”的地位,如何能讓二人心裏平衡。

當然,這些怨望是不能指向官家的,官家用人自然是“唯公”的,只是劉規這廝,投機取巧,迷惑了官家。

越級上升,往往意味著根基不穩,木秀於林,則風必摧之,擔任少府的劉規很合常理遭到了來自嵒脫與王繼恩的雙重打壓。

尤其是王繼恩,皇城司的眼線是死死地盯著劉規的一舉一動,意圖找他的差錯。

但對劉規的任用,再度證明了劉皇帝的看人眼光,雖然有些爭議,但劉規用在任上的表現,再度出人意料,少府諸事被他料理得井井有條,從無疏漏,精於算計的劉規還就管理制度做出了改變與革新,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在“精細化管理”上,做出了巨大進步。

劉規自然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做事高調,卓有成效,但做人卻十分低調,謙遜內斂。

當然,有些表現或許只是迫不得已。劉規敏銳地察覺到了榮耀背後的風險,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冷箭時時瞄準他,對於這些,從小長自宮廷的劉規,看到的聽到的太多了。

面對有些險惡的局面,劉規自然也有應對辦法,他采取了化敵為友、借力打力的策略。

先是向嵒脫靠攏,又是送禮,又是表忠心,積極取得其原諒。而面對如此識趣的後輩,嵒脫最終還是被“感化”,接納了劉規。

當然,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嵒脫看出了劉規起飛之勢難遏個,並不是一些小動作就能輕易打擊的,而其主動靠攏自己的舉動,則更讓他感到欣慰,至少沒有投向王繼恩那老狗。

當取得嵒脫的認可後,劉規的少府監自然穩如泰山了,一有劉皇帝的信任,二有嵒脫的維護,三則本身素質能力足夠。

唯一的隱患便是站到了王繼恩的對立面,但大漢宮廷也不是一個王繼恩能夠只手遮天的。而王繼恩也在後後續的發展中反應過來,劉規不可小視,不可卒除,在官家那般信任下,一些小節小虧根本動搖不了,而大問題可不是那麽好找的。

思慮過後,王繼恩決定暫時放下成見,甚至主動向其投去橄欖枝,畢竟不能讓實權實職的少府監徹底投向敵對的嵒脫,那對王繼恩可沒有絲毫好處,平白樹一敵人的事,王繼恩也不幹。

就這麽,借著嵒、王兩名漢宮大太監之間的矛盾,劉規活動其間,遊刃有余,逐漸站穩腳跟,甚至建立起一支屬於他得內侍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