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合理避稅(第2/2頁)

對於擁有少量土地的自耕農而言,新稅制是友好的,比起兩稅制,他們每年需繳的稅賦是實在下降的,負擔是大大減輕的。

但對於那些帶有“佃戶”性質的小農小戶而言,卻不一定了,朝廷的正稅按土地數目來,而地主們私稅,就看地主的“良心”了,但封建地主的良心,又如何經得起這等考驗。

對於這部分農民而言,若是遇到過分貪婪的主家,雙重稅賦之下,其負擔可想而知,新的土地矛盾,又將滋生了。

雖然以大漢目前的土地狀況而言,遠沒到那樣的地步,大漢如今仍舊是以自耕農為主。但有些事物的發展自有其規律,有些趨勢甚至是不可逆的,自耕農破產,失人失地,土地兼並持續。

改來改去,終究只是改良,封建土地所有制這種根本的問題沒有改變,那大漢帝國的未來,也是可以預見的。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些,劉皇帝在得知這個情況後,曾經想讓政事堂下了一道制令,登記在冊之土地,所屬必須明確,並且朝廷保護其所有權。

劉皇帝意圖很簡單,既然想通過分地以避稅,那土地分出去了,就是所屬人的,至少從法律上,那些土地就不再是原主人的了。若是今後出現有關土地所有的糾紛,那官府也當按籍冊記錄審判。

不過,這一條被趙普給拒絕了,為此兩人還少有地發生了一段爭執。趙普的想法很現實,若依劉皇帝之意,下這麽一道制令,屬於釜底抽薪,就是在斷天下地主們根,必然引發群體性的不滿乃至抗爭,對於已經漸入正軌的稅改造成嚴重沖擊,生出不必要的麻煩,於大局不利。

劉皇帝則堅持認為,朝廷正稅之外,地主們還能收私稅,這豈合朝廷成制,長此以往,必然國將不國。對於劉皇帝的見解,趙普也表示認同,但讓他下制令,仍舊不願意。

爭執了許久,最終還是以劉皇帝的妥協收尾,就因為四個字,大局為重。稅改是按照劉皇帝的意志施行的,新制也得到了劉皇帝的認可,推行到如今的地步,出現一些新的問題與弊端,是改革所必須承受的。

也正是這樣的妥協,才讓劉皇帝意識到,他就像是在堵洪水,拼盡全力,但潮水依舊洶湧而來,不可遏制,他在世能堅守著,他之後呢?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劉皇帝對這句話又有了新的理解,是想管,但當真管不了,管不夠,人越老,越覺其無力。

大概是覺得觸怒了劉皇帝,趙普在後來又私下裏向劉皇帝建議,為改革之事,必要的妥協是可以接受的。陛下若有心,完全可以等到稅改完成之後,再作計較,將來可以把土地籍冊的作用放大。

對此,劉皇帝勉強接受了,但興致不高地說了句,朕又還能有多少時間呢?

劉皇帝早就意識到了,這稅改,別說兩年,就是三年五年也未必能徹底完成,看看幾個試點地方的進展與其中的紛擾就知道了。

邊改革,邊妥協!這就是劉皇帝心中對此次稅制改革的總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