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2頁)

另一方面,則是大漢多年發展形成的一種政治規則,或者說習慣。在劉皇帝當國的這近四十年間,發起並落實的各項政策改革有數十起,每一起都會侵犯到既得利益者,但都一一落實了。

這其中,除了劉皇帝破除萬阻,堅決推行之外,也因為劉皇帝的大部分改革,都表現得極有分寸,與其說是改革,不如說是改良,既然是改良,不論手段形式激烈與否,都難以掩飾住其中的妥協性,往往留有余地。

經歷得多了,大夥也都習慣了,雖然此番稅改從一開始都讓人感覺別扭,但在沒有具體方案出台,沒有新政舉措落實,沒有真實效果的反饋之前,觀望是不少人選擇的態度。

稅改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統歸地稅,再度加強朝廷對土地的控制,但是,這並不涉及土地所有權這種最為敏感的問題“減租減稅”總是比“打土豪、分田地”要更容易接受。何況,即便通過稅改,今後的地稅如何收,收多少,都還未成定議,都是可爭取的。

說到底,這仍舊是一場走溫和改良路線的變,雖然觸及了土地這種最關鍵的生產資料,但效果如何還需看後續的發展。

而李昉無法切實有效推動稅改進程,自然也引起了方方面面的不滿,反對者就不多提了,支持者對其保守的做法不耐,而觀望者也因為始終沒個定論而感到不安,難得的,李昉竟然到了人憎鬼厭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