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2頁)

趙匡義更不理解的,是趙普為相二十載,勢力龐大,影響力十足,當初劉皇帝是何等忌憚!如今,怎麽就能按捺住猜忌之心,再度啟用趙普,付以大權,托以重任。

趙匡義不解,但更多的是憤慨,是不甘。他趙匡義,入仕二十余載,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克己為公,打拼了這麽久,終於在大漢的權力中樞紮下根來。

如今,只差最後一步了,但恰恰是這最後一步,始終跨不出,與那首相之位間就像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一般,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

過去,趙匡義一直按捺著,忍耐著,等待著,美好的希望在未來,甚至給自己做好了最終的計劃,那就是等太子劉旸上位。

然而,心理安慰並非每時每刻都有用的。時至如今,趙匡義的耐心也有些不足了,他趙匡義也不算年輕了,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而劉皇帝又老而不死,等得讓人心急。

而最讓趙匡義感到心憂的是,他逐漸意識到了,真正壓制著他的,恰恰是劉皇帝,雖然比較隱晦,但那種來自劉皇帝隱隱約約的忌憚,趙匡義還是感受到了。

這也是趙匡義最為疑惑的,他自忖,沒有什麽值得劉皇帝猜忌的,他畢竟不是他那個戰功赫赫、軍中威望崇高的哥哥。

若說是受趙匡胤的牽連,那也說不通,畢竟趙匡胤退居幕後已經十多年了,近些年身體也不好。更何況,他趙家雖是頂級權貴,但並非獨樹一幟,同級別的家族可以數滿兩只手。更何況,若真猜忌他們兄弟,又何必步步提拔,把他趙匡義捧到宰相的位置上?

懷著沉重而壓抑的心情,趙匡義沒有回自己的府邸,信馬由韁的,來到了榮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