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運動(第2/2頁)

王禹偁,也算是劉皇帝在朝廷內樹立嚴風正氣的一個典型,但這不畏強暴的對象變成劉皇帝自己時,那怒火是怎麽也壓不下了。甚至於,覺得王禹偁是恃寵生驕,賣直取忠,連李昉、趙匡義那些宰相都不敢貿然發話,一個小小的王禹偁算什麽東西,敢如此狂言放橫,簡直就是藐視君上。

劉皇帝心氣不順,念頭不通達,自然就要有人倒黴了,板子很快就落下來。殺頭當然不至於,劉皇帝雖然乖戾,卻也沒到胡亂殺人的地步。於是,王禹偁被貶為沙州知州,到西北吹沙子去。而與他一並上表進言的官員們,一個不剩,全部被打包貶到新規劃的高昌道與安西都督府去任職,也算是幫吏部完成了一些人事指標。

王禹偁在朝中地位不算高,即便在都察院內部,也只是四五把手,但他與同僚們的下場,卻極具警示意義。有此為鑒,再無人敢就劉皇帝“壞法”之事進行勸諫了。

以劉皇帝表現出的強勢態度,要是宰相敢勸,他就敢再罷相,這一點,恐怕沒有人會懷疑。當滿朝寂然的時候,事情就好辦多了,即便有阻力也不怕,劉皇帝是從不怕砸碎規矩的,規矩若是難搞,他就搞人,誰冒頭就打擊誰,這是他權威所在,無人敢忤。

而皇城、武德二司的第一步動作,針對對象,恰恰是朝廷的司法監察系統,從刑部到大理寺,再到都察院,一名名官員被查處出違法亂紀的問題。

這些對大漢律法最熟悉,具備高度解釋權的官僚,由於多了一個知法犯法的罪過,在處罰上,往往罪加一等。罪行嚴重者,給國家、百姓造成嚴重損害者,直接判死,並且,都不需等到秋冬統一執刑,再像過往一般,找上一堆貴族官僚去觀斬。

劉皇帝也發現,次數多了,貴族與官僚們體內都注入了一些“抗體”,效果也不像當初那般顯著了。因此,勾判之後,即斬。當然,或許是劉皇帝自己也知道,要是再搞集體處刑,只怕到時候洛陽市內的刑台位置都不夠……

花費了一個多月,司法系統基本被清理一遍後,開始蔓延了。在劉皇帝的授意之下,“整治專署”從三法司吸收了大量熟諳律法、審判的行家裏手,擴大陣容,把獠牙利齒,轉向其他部司。

於是,一場自上而下,由裏及外,從中樞到地方的吏治澄清運動,正式開啟了。這一回,劉皇帝的殺性真的大,或者從一開始就打算通過嚴刑峻法,通過最直接的暴力手段,把大漢積攢了幾十年的弊症給治一治。很多過去或許只是降職免官流放的罪責,在這一場整飭中,都可能丟了命。

造成的結果就是,從四月到五月的兩個月中,洛陽諸市,幾乎每一天都能看到官員被執刑殺頭,洛陽百姓,初時還是反響熱烈,吃瓜看戲,看到那些手握權力高高在上的貴族、官僚倒下,實在是舒服。然而,見多之後,就習以為常了,然後麻木,然後恐懼。

至於貴族與官僚們,那就不是恐懼就能形容的了,時刻被恐怖所包圍著,能夠問心無愧者,實在少數,誰也不知道,這場運動要持續到什麽時候,這場災難什麽時候會輪到自己。

建國以來,真正人人自危的情況,在大漢朝廷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