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調整(第2/2頁)

“是!”

劉旸三人,已然成為應聲蟲了,同時,如果此前還只是隱約感覺的話,那麽現在幾乎可以確定了,劉皇帝這是要重新收權了,這接連的人事安排,就是最明顯的征兆了。

“朕乏了!”揉了下額頭,劉皇帝道:“你們都退下,各歸己任去吧!”

“是!”

“王著留下!”臨了,劉皇帝又出言挽留。

劉旸與趙匡義瞥了眼同樣面露意外的王著,躬身一禮,緩緩退去。劉皇帝目光平和地看著劉旸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殿外。

就如趙匡義所疑思的那般,又一項考驗,要落到太子身上了。正常情況下,以李昉與太子的關系,是不可能重新回政事堂,執掌大權,那樣不利於權力的平衡。

如今,在太子秉政多年的情況下,又把李昉這個德高望重能幹的太傅調回,讓這師徒二人聯合,豈不是能夠把持大漢朝政了。

另一方面,劉皇帝又做出一副要收權的舉動,這權力二字,誘惑太大,皇權的爭奪就更加殘酷兇險。過去劉皇帝舍得放權,自然看不出什麽,一切平穩,如今劉皇帝要收權了,劉旸又是否能甘願繳權,後退一步,這也是難以定論的……

而劉皇帝,就要看看,劉旸究竟有沒有這個耐心。對劉旸,劉皇帝大體是滿意的,他的性格想法,有些不認同,但也並非不能接受。

大部分時候,劉皇帝都是確定劉旸能夠很好地繼承他創建的大漢帝國,但出於那深入骨髓的猜疑病症,他又總是忍不住要去折騰,去考驗,而目的是什麽,有時候劉皇帝自己都感到迷茫……

劉皇帝沉吟的表情,不得不說,還是有些可怕的。沒人陪伴,王著一個人待在下頭,則更不自安。在他有些無所適從之時,劉皇帝終於偏頭,把注意力放他身上,慢悠悠地問道:“關於朝廷人事調整,你有何感想?”

聞問,王著愣了下,兩眼中閃過迷惑,拱手道:“回陛下,臣無感想,只聽詔而行罷了!”

“蠢貨!”見狀聞言,劉皇帝卻忍不住怒罵了一句:“蠢材才無感想!朕看你這官越當越大,人卻是越活越回去了!財政司都管不好,還需沈義倫拾遺補缺,朕要你何用,大漢的財政使是擺設嗎?擺在台面上,讓人笑話的嗎?”

這話說得可有些嚴重了,王著也腦袋一懵,兩腿一軟,跪下便請罪:“陛下,臣老邁昏聵,疏於職事,辜負陛下恕罪,請陛下責罰,只盼保重禦體,不要以老臣之昏悖積怒置氣!”

聽王著這番話,劉皇帝面上的惱怒收斂了一些,盯著他,嘆道:“不論是在州縣,還是在道府,你幹得不是一直都很不錯嗎?為何進京還朝,登堂拜相,反而無所作為,一無是處?”

王著聞言,愣愣地道:“臣才淺德薄,能有今日的榮光,全仰陛下賞識提拔,臣之小才,難登大雅之堂,讓陛下失望了……”

“江南道你都能管好,管不好一個財政司?”劉皇帝質問道。

王著沉默了下,面上還是那一臉敬畏的憨相,拱手道:“德不配位,於國於民不利,臣願退位讓賢!”

“國家職權,是你說讓就讓的嗎?”一聽這話,劉皇帝更加惱火了,甚至拍了下禦案,滿臉的怒其不爭。

王著跪在禦前,感受著皇帝的怒火,人也不禁哆嗦了下,深深地埋著頭:“陛下息怒!老臣聽從陛下意旨!”

繞來繞去,又繞回去了……而見王著這一副“我躺平了”的模樣,劉皇帝眉頭不由得緊鎖起來,上一個給他這種感覺的,還是國舅李業。

而劉皇帝疑惑的是,王著雖然算不得什麽經天緯地的大才,但進士出身,才識還是很出眾的,過去的三十多年,在地方上時,也從來勤勤懇懇,做了很多實事,連初定的江南都能料理得當,恰恰是回京擔任財政使後,人就逐漸變了。

初時尚好,但近兩年來,人是越來越昏昧,的束手束腳,唯唯諾諾,已經向屍位素餐“進化”了,而這樣的變化,讓劉皇帝很是納罕,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看著此時的王著,劉皇帝真有種下詔把他也罷免的沖動,然而神聖克制住了。要是一日之間,連罷三名宰相,那動靜可就太大了,說不準得被愚人當作發生政變了。

眼下,剛剛返回洛陽,朝廷上上下下,一堆的瑣碎麻煩,宋琪罷相已經能引起不少動蕩了,就不要熱乎添油,再加麻煩了……

不過,對王著,劉皇帝還是難得地,多了幾分耐心:“朕只問你,這財政使,你能不能做好?”

聞問,王著竟然遲疑了下,方才一臉肅重地稟道:“臣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