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三郡公

瓊林苑,作為劉皇帝在東京唯一的一座離宮,平日裏少不了有貴人前往,踏青遊玩,消暑納涼,劉皇帝過去也多駕幸,常常一待便是十天半月。

不過,近兩年來,劉皇帝卻很少前往了,似乎已經習慣待在宮廷之內,不願多動彈,也只有在新科會考後,舉行瓊林宴時,才會移駕。

不過,在這中秋節前,劉皇帝閑來興致,再度出宮,駕臨瓊林苑。當然,不是他一人,隨駕者,還有三名勛貴。

還不是一般的勛貴,楊業、潘美、石守信,三郡公,三將帥,老一輩的將帥碩果,這三人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了,仍是軍中柱石。

過去的十年中,三公被劉皇帝“趕”到京外,潘、石二人,被安排輪戍道州,鎮守地方。楊業則要更為奔波些,從南到北,都督兵制改革,檢察結果,同時協助樞密院,搭建新國防體系,基本上,把大漢各道州跑了個遍,在諸邊待得尤久。

大概是想他們了,趁著今年中秋佳節,劉皇帝下詔,將三人一並召回,準備歡度中秋。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三人在京城的影響,已經得到了消除,可以放回中央任用。

對於這三人,劉皇帝的態度是肯定的,帝國也還有諸多需要倚仗之處,外放十年之久,從各方面而言,都到了還朝之時。

金明池的風光,一年四季都堪稱秀麗,尤以秋時最盛,和風熏人,遍地黃花。三郡公歸來,雖然不像過去一般凱旋載功,但也頗有苦勞,因而也照常跟著劉皇帝一道,享受瓊林苑的一條龍服務。

秋意醉人,碧草地上,劉皇帝與楊業幾人比試射箭,這是日常保留項目,比起騎馬,射藝明顯要安全些。

弦顫聲,破空聲,紮靶聲,聲聲不絕,隨著一箭入紅心,引得一片喝彩。石守信在旁,放下手中雕弓,恭維道:“陛下神射,是越發精進了!”

聞言,劉皇帝哈哈一笑:“練了幾十年了,射中靶心,還得靠運氣。朕這眼神也不大好了,箭靶就在遠端,只見得影子輪廓,模糊不清,談何神射,又談何精進。石卿啊,你這是在取笑朕啊……”

“臣不敢!”石守信一臉小心地應道。大概是離京久了,不知道劉皇帝脾性到底變得如何,是否如傳聞中那般可怕,因此都顯得有些謹慎,謹慎到壓抑。

“與朕相比,你們幾人的手上功夫,倒是不減當年啊!”劉皇帝心情看起來不錯,做出自認溫和的表情,指著遠處的幾個箭靶道。

潘美與楊業也湊了過來,聞言,潘美笑道:“陛下教誨,臣等時時牢記心中,這創業吃飯的本事,不敢荒廢,時時勤練!”

劉皇帝點點頭,有些感慨道:“是啊!你們若是荒廢懈怠了,那可是朝廷莫大的損失!都是朝廷頂梁,國家柱石,朝廷仰仗你們的地方還很多,可別過早馬放南山啊!”

“多謝陛下信重!”三人互相看了看,一齊拜道。

邊上設有休息區,練完箭,君臣幾人落座,宮娥伺候瓜果點心。不得不說,劉皇帝的日子,多少還是有些享受的。

正逢秋時,河東的白社梨,河中的紅棗、五味子,襄州的橘子,懷州的寒食杏仁,天南海北,四方特產,應有盡有。當然,循規矩,這些地方特產,都是需要宮中出錢采買的,只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做到哪一步,則另說,但至少有這麽個規矩在,以免有的地方官,借上貢之名,肆意盤剝地方,既害民,還敗壞皇室的名聲。

君臣對飲,溫酒能暖身,但這氣氛,多少有些壓抑,終究難以回到當初那般的和諧融洽,即便是楊業,也畢恭畢敬,拘束地緊。

閑談幾句,見他們這般反應,劉皇帝也漸覺無趣,他近來,總有這樣的感覺,這些功臣故舊,似乎在不斷地疏遠他這個皇帝。這讓劉皇帝心中很是不快,但是,又不能苛責什麽,畢竟這樣的敬畏臣服,不正是當初他想要得到的嗎?

只能說,一個年紀,一個階段,一種心態。

大概覺得這樣的談話沒滋沒味的,年紀大了,話也多了,開始抱怨起來:“朕近來,越覺功臣凋零,故人遠去,不勝淒零。你們這些人,陪朕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歷盡千辛萬苦,方才創立江山,當初君臣相宜,心心相印。

怎麽老了,一個個卻都想著離朕遠去,與朕疏遠!前日,李崇矩又向朕請辭了,他才六十一,就覺遲暮,朕本想讓他再為朝廷多做些事,為朕多分憂,可惜其志甚堅,也不好勸,只能同意,全一份君臣情誼……”

聽老皇帝像怨婦一般,在那裏嘮嘮叨叨,不知道要表達什麽,楊業三人面面相覷,但都下意識地揣摩起劉皇帝的用意來。

潘美想了想,以一種試探的語氣說道:“陛下,臣等也確實年邁,或許也到歸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