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良平島(第2/2頁)

在這裏,是不會缺人力的,當然,也不會用高貴的漢人老爺們,他們更多的是進行各種經營活動,以及充當監工。各個島嶼,到處都是土著,隨便抓一些,用鞭子抽著就能幹活,而縣衙只需要付出一些廉價的銅錢罷了,甚至都不需要什麽代價。這一年多來,良平島每一座新興的建築下,都埋著南洋土著的屍骨。

港口內,始終帆檣林立,既有西方的帆船,也有東方的海船,穿梭如織,往來不絕。同時,在港口內,長期停駐著一支南洋分艦隊,那是漢人商民最大的武力保障。

不過,由於軍民共用的混亂,以及越來越多商船帶來的壓力,良平縣已經計劃著開辟新的港口,建立碼頭設施,目標就初步選定在島嶼南端的龍牙口,那裏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地理良好,也能承載更大更多的船。

七月,是西南季風盛行的時候,而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良平島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大量來自西方的商船,滿載著貨物,紛紛到來。根據經驗,自波斯始發,順著季風跨越大食海,一月可至。

來自波斯、天竺等地的商人,帶來了商品貨物,也帶來了異域風情。在漢人的經營下,良平島也成為了東西商品貿易的一個交流站。

來自西方的商人,不少人都選擇與那些掌握豐富資源的漢商就地交易,當然,也有不少對東方帝國充滿好奇心,想要獲取更多利益的人,只選擇暫時停歇,補充食物飲水後,繼續向北,沿著已經成熟的航道,前往大陸進行交易。

但良平港的繁榮,確實有那些西方商人的一份功勞,他們也是東西方貿易交流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