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農民苦(第2/2頁)

至少,在豐年之際,還會由財政出錢,以略高於市價的價錢從民間收購糧食,用以官倉儲備。但是,於整體而言,這部分占比不算太高,然而這個辦法,本質上還是在割韭菜,畢竟朝廷手裏廉價的銅錢是在太多了,而糧食物資可是實實在在的。

另一方面,則是在災年時期,對受災州縣百姓行減稅、賑濟。

而以上兩點,同樣不能改變大漢農民生活困苦的本質。鑒於此情,不論是劉皇帝,還是政事堂,都已經意識到,農民農業問題已經到不得不變動的地步,否則任其發酵下去,矛盾爆發之際,難免產生動亂。

這是歷代王朝治亂循環的規律,即便以朝廷的實力,不會被輕易掀翻,但是這種情況同樣會動搖統治,需要竭力避免。

事實上,早在趙普卸任之前,就已經在籌謀,改變農業政策,讓利於農民,穩固大漢最廣大的群體,農民。

當然,減稅這種事情,是不能輕易實行的,尤其農稅依舊是朝廷稅收的大頭。但是,糧價卻是一個不錯的著手點。

去年田畝歉收以及榆林叛亂,對兩京的糧食供應造成影響,導致糧價不斷擡升,到二十二年二月之時,東京糧價已然高至鬥米四十文一鬥,到三月底,則到六十,比之前翻了三倍不止。

而兩京的糧價一向是天下的風向標,哪怕反應慢些,全國的糧價也跟著上漲,緊接著影響到的是整個農產品。

過去,當糧價不穩之時,朝廷往往會采取措施,用以平衡,但這一次,並沒有貿然行動,而是一直按捺著,任由市場調節,即便其中出現了一些囤積居奇、乃至發國難財的亂象,也沒有第一時間整治。

就拿米價來說,以朝廷多年積攢的家底,拿出一部分來平抑價格,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在趙匡義及沈義倫的建議下,朝廷選擇了觀望的做法。

如此一來,可苦了兩京的士民,以及城市中的百姓,而農民則如降甘霖,糧價漲了,能賣出更多錢,他們的處境自然能夠得到緩解。

當然,糧價過低不行,過高顯然也會出問題。而在半年的時間裏漲了三倍,這就不正常了,也不可能是健康的。因此,在眼瞧著東京糧價居高不下,士民生計受困,乃至窮苦之人幾乎無以為繼,滿城怨聲載道之時,朝廷終於出手,平抑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