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力所能及(第2/2頁)

看著堡外的那些難民,金州指揮使心中默默嘆息一聲,當然不是因為可憐他們,甚至把他們當成麻煩,很是無奈。

眼珠子轉悠了一下,拱手道:“大王有令,末將自當盡心竭力完成,只是何況,眼下人心浮動,這麽多人進入金州,末將實在擔憂會給金州帶來動蕩,還請鑒之!”

對此,劉昉一下子沉默下來,沒有再表現出過多的攻擊性,他何嘗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一定程度能理解這些地方軍政官僚的顧慮。

而可以想見的是,這些難民湧入金州,必定會帶來治安上的麻煩,別說那些官僚了,就是當地的百姓,恐怕也會持排斥的態度。

又要維持關內道州的穩定,又要救民,實在兩難。劉昉陷入了深沉的思考,腦海中無數念頭迅速閃過,忽然抓住了什麽一般,扭頭道:“這些人,暫時安置在金州,提供必要的救助,兵器全部收繳,派人看守。待度過此冬,就將他們盡數轉移,發往安西!”

說到這兒,劉昉越發覺得自己的想法可行,喃喃道:“魏王那邊正缺人,榆林未知何時能定,即便定了,想來也是殘破不堪,安西雖遠,卻能提供一個棲身之地,也算對得起這些難民了!”

聽劉昉的決定,金州指揮也是兩眼一亮,不論如何,只要別把這些麻煩留在金州,還是可以接受的。

“若要轉移這些難民,僅以金州之力,恐怕難以成行!”

“這些不用你們考慮!”劉昉當即道:“西北轉運使、河西我會安排好,你們做好分內之事即可,總之,我不希望難民問題,繼續惡化下去!”

“是!”

做好了決定,劉昉便派人出堡,向堡外的難民宣布救濟安置之事,很快,已經近乎麻木的鹽州難民又重新恢復了些生氣,希望意外的來臨,讓他們情緒徹底地釋放出來,歸德堡前的山嶺之間,爆發出一陣“趙王千歲”的呼聲。

呼喊聲借著風聲傳入堡,劉昉正在回營途中,聞此高呼,他也不由心頭大動,劉昉終究是帶有一些感性的,此時,眼眶竟不自覺地有些泛紅。

“大王,整個榆林,難民何止這數千人,歸德堡的情況,也絕非個例,難道所有難免,都照此處置嗎?”跟在劉昉身邊的趙王長史,輕聲問道。

“我不求他們的歡呼,只求問心無愧!這些漢民,大部分都是當年朝廷移民政策所致,原本希望靠他們穩固邊陲,如今,卻鬧出了這麽大亂子。對於這些百姓,朝廷是有負他們,如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劉昉嘆道。

“如你所言,其余地方,也照此辦理!”想了想,劉昉咬咬牙,道:“東京那邊,代我擬一道奏章,將難民之事以及我的處理意見上報!

還有,派人盯著金州,盯著此事,對於這些人,我已經不放心了!”

“是!”

經難民一事,劉昉的心頭難免多了些沉重,回首北望,目光中帶著堅決,表情中透著堅定,榆林,必須得嚴厲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