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拾遺補闕(第2/2頁)

當初王寅武在任之時,因為刑徒營亂象,曾想把天下刑徒營置於武德司管轄之下,不過,由於朝裏朝外的阻力,再加上沒有劉皇帝的支持,終究作罷。如今,劉皇帝還是把刑徒營的管理權交給武德司了,也算是全了王寅武一片“忠心”。

該說的說完了,李崇矩也識趣地退下了,給父子倆留下談話的空間。短暫的沉默之後,還是劉旸主動發問:“爹,四弟去榆林主持大局,料想亂情可得控制,只是,王侁如何處置?”

這一點,適才大臣們實則都想到了,只是沒人提出罷了。但總有人來說,而聞言,劉皇帝的臉色又肉眼可見地陰沉下去,考慮幾許,道:“先讓他回京吧!”

對於辜負期望的王侁,劉皇帝是真有幾分惱火的,甚至有那麽刹那,想奪了王侁官職爵位,將之貶為庶民。不過,還是忍住了。

王侁在平叛上不力,還鬧出將帥不和的爛事,有過錯是必然的,需要受到懲戒。但是,情節輕重,還要看劉皇帝的態度。

但是,若僅以榆林之事,直接剝奪一個二十四臣高爵,對越發念舊的劉皇帝來說,卻實無必要。王樸鞠躬盡瘁那麽多年,甚至可以說是為朝廷累死的,其身後之事,劉皇帝還是願意顧念幾許情分。更何況,王樸臨終前的話,言猶在耳,是劉皇帝自己沒當回事,付以重任。

當然,也有那麽些顧忌影響的因素在裏邊,大漢的勛貴們,既需要敲打鞭策,但同樣也需要寬容安撫,至於王侁,可以樹個典型。

基本上,在劉皇帝這裏,王侁是要被放棄掉了,其前途可以說到點了,而太子劉旸,因此番之事,對王侁也沒有什麽好印象的,王侁的未來如何,可想而知了。

當然,再怎麽淒涼,只要爵位還在,那仍舊可以人前顯貴,這也是朝廷對那些功臣勛貴們的恩典。

“還有一事,榆林眼下以平亂為要,對於榆林軍政的整頓,是否可以暫止?”劉旸道。

對此,劉皇帝反應很快,言語中甚至顯得些理所應當:“這是自然!往者不論,既往不究,但日後如何,還得看他們的表現!”

“不過,有些人卻是不能放過的!”劉皇帝臉變得很快,聲音也有些陰冷:“那個鹽州知州還在審?這種狗東西,還審什麽?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