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癸未年科舉(第2/2頁)

因此,朝廷中,早有人把李沆看作第二個宋準了。而李沆不論為人操守品行,還是能力才幹,也都沒有讓人失望。

三年前,他還是眾多會考士子中的一員,三年後,他就成為了監考,如此際遇,如此身份轉變,頗令人感慨。

而由呂端與李沆作為主、監考,就基本能保證,今科會考選才的公平性,至少在這一點上,能夠讓劉皇帝相信,讓朝臣信服。

另一方面,即便不提二者的人格品行,就沖他們二人都處在仕途的上升期,就不大做出什麽自毀前程的事來。

但是,因為雍王世子劉淳參考的緣故,鬧出了一些風波,閱卷考官,一致審定,以第五名取士,呂、李二人在親自審議考卷答案後,也認可這份排名。

不過,這樣的決定,受到了雍王劉承勛的幹擾,他很關心此事,施加了一些手段,希望劉淳能夠落第,參與也就罷了,不需要招搖,好好等著繼承雍王爵位即可。

但是,呂端、李沆卻稍微有些不知趣,堅持要維持名次不變,只是,迫於劉承勛的壓力,還是把名次給壓後了些。

然而即便如此,也仍舊夠醒目,十一名可一點都不低,這樣的結果,是在各方都不滿意,都帶有心結,劉皇帝也明白,並不沒有就此事做什麽正面回應,最終也默認了。

不過,默認並不代表認可,他也難免多些心結。當面提起此事,雖然嘴上雲淡風輕,但敲打的意味很濃。

劉皇帝抿了一口茶,看著劉承勛,慢悠悠地說道:“即便你信不過呂、李二人,但也該對朝廷實行多年的貢舉制度有信心才是,在取士之道上,我也自認是歷代以來最為完善、公平、實際的!

劉淳有才,便取,不足,即落第,如此而已。你顧念名聲,怕惹人非議,橫加幹涉,豈不知,如此反而惹出更大的爭議。

此次,你是謙讓,讓劉淳的名次下降了,然而,能讓其降,是否下一次,就能讓人升啊……”

劉承勛本就察覺到劉皇帝言語中的不對勁,然而,等聽完這番話,臉色終於大變,明白自己是真犯忌諱了。

注意了下劉皇帝的臉色,看起來很平靜,但越是如此,心中越是忐忑。

對劉皇帝,劉承勛向來坦誠,這也是他的自保之道,因此,也沒有過於慌張,琢磨片刻,面帶尷尬,拱手道:“二哥這番話,說得我冷汗淋漓啊!如今思來,確是我思慮不周,在這件事上,我所行不妥,壞了朝廷章程制度,還請治罪,我甘願受罰,絕無怨言!”

劉承勛態度如此誠懇,劉皇帝又能如何?他也不可能盯著此事不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擺擺手,不鹹不淡地道:“你明白就好,念你關心則亂,此事就此揭過,當引以為戒,切勿再犯!”

“是!”